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昆明市对城市的卫生安全尤为重视,在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领域动作频频。“我们希望给市民提供一个安全、放心、整洁的生活环境,促使市民培养健康的生活理念。”昆明市五华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前,记者在医院、餐馆、酒店和商圈等地走访时发现,在提供城市服务过程中,各行业尽显锦囊妙招,用安全的环境守护市民的健康。
实验室数据判断清洁消毒是否到位
戴口罩、量体温、看健康码、行程码、用消毒液洗手,再贴上健康标识……经过严格的检测,记者顺利进入了昆明安琪儿妇产医院,在医院大厅墙上,“常消毒”公示栏里粘贴了卫生检测报告、清洁消毒记录等,接受群众监督。
医院感控办干事沈俊佚介绍,大厅等公共区域每天至少清洁2次,公共卫生间每天至少清洁6次,分区域分工具消毒,避免交叉污染,“我们对空气、物体表面进行定时抽查采样,由专业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反馈结果,根据实验室数据判断清洁消毒是否到位。”沈俊佚说。
据五华区卫生健康局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科监督员康定传介绍,目前五华区有600余家医疗机构,从事相关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都会进行知识培训并考核,一些医疗机构好的经验做法也会进行推广。
扫一扫“餐饮安心码”放心吃
在南强街,四川籍游客陈女士扫了扫云海肴餐厅的“餐饮安心码”,发现此前顾客给出的评价还不错,于是进店就餐。陈女士告诉记者,整个用餐体验还不错,不仅菜品有特色,服务也不错。记者看到,餐厅的厨房由玻璃隔开,顾客可以看到菜品制作的全流程。
据了解,执法人员通过扫码,对证照管理、人员培训考核、环境卫生、设施设备、防疫工作、厨余垃圾、标识张贴等进行实时定点检查、拍照和上传,实现码上打卡巡查,对风险评级比较高的餐饮经营户及时进行监管。
目前,餐饮企业下载“餐饮安心码”4000余次,公众扫码18323次。
酒店客房清洁消毒全过程可视化
此前,酒店客房打扫一块抹布“擦到底”的乱象致使公众对酒店卫生缺失信任,不少客人住宿时还会用热水对客房用品消毒清洗。而云南省在五华区试点清洁消毒全过程可视化,不仅让清洁消毒工作透明化,也重新建立客人与酒店之间的信任。
咚咚咚……在文汇酒店,服务员确认房间没人后开始打扫卫生,记者发现,服务员手中拿着一台记录仪,清洁消毒全过程记录被完整记录下来。客房部负责人李文芬介绍,清洁消毒全过程记录可视化以来,酒店因为卫生方面的投诉基本没有了,“杯子没换、布草没换等情况百分之百不会出现。”
五华区卫生健康局综合监督执法局监督员毛莉表示,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可视化监管模式推行以来,提升了行业的自律性和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公信力,酒店的监督力度加强后,卫生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智慧公厕也有人文设计
文庙直街的巷子里,一栋青砖房古色古香,和一旁的房屋别无二样,右侧一棵樱花树开得正茂,若不是墙上的“卫生间”牌子,一般人还看不出这竟是个公共厕所。
从圆拱门进去,记者看到,厕所的墙上挂着一块电子屏,显示有温度值、湿度值、氨气值、硫化氢、洗手液、清香液、空闲蹲位、占用蹲位、用电用水量等信息。五华区环卫处副处长郑伟介绍,通过智慧化提升改造,融入智慧化、人性化、信息化元素,运用互联网+云平台对公厕人流量、环境、蹲位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数据一目了然,希望能提高群众如厕舒适度,提升公厕应急处理能力。
记者注意到,厕所一楼为母婴残疾人专用,盲道从进门一直联通至每个坑位,能够指引残疾人方便如厕。
城市公共服务真正惠及民众
在昆明市的城市主干道、广场绿地,随处可见新建的洗手池,洗手池造型和街道历史文化、外观风貌相适应。记者在南屏街走访时发现,因人流量大,约100余米的距离就有一座洗手池,手纸、洗手液一应俱全,还有“七步洗手法”标示标牌指导如何进行正确洗手。
记者看到,不少市民在逛街时会主动到洗手池洗手,市民赵奶奶告诉记者,随处可见的洗手池和公厕给市民生活习惯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大家会有意识的去洗手,这对健康很有益。
李鹏表示,通过持续提供良好的城市公共服务,能够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同时加强市民的公德意识和公共意识,“我们希望在接下来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向世界展示春城良好的市容市貌和市民的个人素质。”李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