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是第30个爱国卫生月,为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提高群众文明健康素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国爱卫办于2018年4月开展第30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4月9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和第30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内容等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分新闻发布会场与居民小区两个分会场,我中心曾晓芃副主任与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佟颖所长作为主要技术专家分别参加两个会场的发布活动。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局长毛群安介绍本次爱国卫生月的主题为“关注小环境,共享大健康”,其中开展群众居住环境的整治与春季病媒的防控是工作的重点。我中心副主任曾晓芃作为唯一一位病媒生物控制专家回答了爱国卫生月有关病媒生物的问题。曾晓芃副主任以防蚊“金字塔”入手,介绍了蚊虫的防控的关键是“关注小环境”,即做好生活周边各类积水的处理,在此基础上坚持灭蚊要以“灭幼虫为主,防成蚊为辅”策略,并重视使用绿色健康的生物防治方法,为打造“共享大健康”的环境服务。另外,针对近期蚊媒病发生动态及北京地区白纹伊蚊监测结果,曾晓芃副主任还特别提示大家要做好防蚊与灭蚊工作,警惕蚊媒病的发生风险。
另外,在本次新闻发布会还安排了居民区现场,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两次派专业人员协助全国爱卫办前期勘察和选取现场。在新闻发布会居民区现场,佟颖所长紧扣此次爱国卫生月的主题,依居民小区常见的易孳生卫生问题的“小环境”,如何正确做到“共享大健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向现场的记者与群众进行了讲解。首先,要做好房前屋后翻盆倒罐工作,小区易积水区域的积水管理等蚊虫的环境防治措施。再者,对于小区内常见的大型水体,如何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最后,对生活产生的垃圾,如何做好日产日清,严密封盖,减少苍蝇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