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农业 > 要闻聚焦 > 文章详情页

筑牢民生底线 托起幸福生活

中国科学网 www.minimouse.com.cn    彩带飘起来,幸福生活舞起来

中国科学网 www.minimouse.com.cn    农村校舍,撑起农村学生未来

中国科学网 www.minimouse.com.cn    图书馆,丰富群众精神世界

图书馆、乡镇文化馆、农村校舍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供给更加全面化、科学化,城乡教育呈一体化发展,乡风文明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幸福感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民幸福感日益增强。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其中,县级图书馆、乡村文化站和农村校舍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知识水平,提升其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上看,我国县级图书馆的数量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2000年,我国县级图书馆数量为2244个,到2015年增长到2734个。到2015年,我国共有乡镇文化站34239个,比2010年增长了0.3%。截至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在校生数达1.45亿人,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数(含教学点)为321901所,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有序提升,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有所提高。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获得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第二个变化是从城乡教育的二元发展转变成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最突出的表现是,从2006年开始,国家逐步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农民的幸福感不管是从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状况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幸福指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早就实现了自给自足,同时消费习惯也在城市居民的影响之下更懂得享受生活。健康状况方面实现了更大的飞跃,人均寿命更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了如今的77岁,“看病难,看病贵”向题有了很大改善。从生活状况改善的角度来说,如今很多农村家庭都购买了轿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解决了他们的出行问题。乡风文明建设在实现物质自足之后不断发展,农民更加注重自己的精神世界,消费观、生活观以及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做出了贡献。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