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朱娜娜 实习生 孙玉婷 王宇珩 杨礼硕)为深入了解电力行业发展现状,感受能源企业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电’ 亮红军路,闪耀职业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赴旬阳市中国大唐电力公司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近距离接触电力生产一线,拓宽行业视野,深化专业认知。
初识大唐:走进能源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为保障参观活动顺利开展,中国大唐电力公司旬阳生产基地提前与实践队沟通,明确了参观流程、安全规范及注意事项。实践队抵达后,首先在公司接待处完成登记。随后,公司安全专员对同学们进行了简短的安全培训,强调进入生产区域必须佩戴安全帽、穿长袖长裤,禁止触碰设备、随意走动,需紧跟讲解员路线等要求,确保参观过程安全有序。

走进电厂展厅,一面以“绿色发展、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红色领航”为主题的文化墙,迅速吸引同学们目光。讲解员结合墙面上汉江流域电力布局示意图,详细阐释电厂与汉江生态、能源输送的关联:“这座沿汉江而建的发电厂,依托汉江水资源与区域能源需求,构建起稳定电力供应网络,既为地方发展注入动能,又在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间寻求平衡。”
深入一线:见证电力生产的科技与严谨
在电厂工作人员引领下,开启地下发电厂设备参观环节,深入电力生产核心阵地,解锁电能生成的“地下密码”。沿电厂通道下行,实践队成员佩戴安全帽,踏入相对封闭、略显潮湿的地下区域。昏暗环境中,墙壁上的应急照明与设备指示灯交织出独特光晕,瞬间营造出“探秘能源心脏”的氛围。地下厂房内,巨大的水轮机成为视觉焦点。工作人员指向设备介绍:“咱们电厂沿汉江而建,借助汉江水流势能,通过水轮机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同学们围拢观察,水轮机转轮、蜗壳等结构清晰可见,“水流冲击转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水—机—电’能量转换的关键一步!”讲解让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具象。

厂房一隅,整齐陈列着各类电力监测、控制仪器。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走近这些“科技眼睛”,介绍道:“这些仪器是电厂的‘神经末梢’,实时捕捉设备运行状态,守护电力生产安全。”昏暗环境中,仪器屏幕的闪烁数据、指示灯的规律跳动,仿佛在诉说电能生产的“健康密码”,瞬间勾起同学们的探索欲。
穿过地下厂房的作业区,实践队推开中控室大门,瞬间被眼前场景震撼:整面墙的大屏上,实时跳动着电厂各环节的运行数据,从水轮机转速、发电机负荷,到输变电设备状态、电能外送参数,一目了然;操作台整齐排列着笔记本电脑,工作人员专注敲击键盘,偶尔交流几句,高效又严谨。“这里是电厂的‘最强大脑’,统筹指挥电力生产全流程!”工作人员的介绍,让同学们瞬间挺直腰板,开启“科技探秘”模式。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时向技术人员提问,从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到电力传输的损耗控制,从设备的日常维护到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理,技术人员都耐心地一一解答。通过近距离观察和深入交流,同学们对电力生产的全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电力行业的重要性。

座谈交流:探寻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与公司人力资源部、技术部的负责人开展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首先介绍了公司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专业技能提升计划、职业发展通道等。他强调,电力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在于专业知识的扎实,更注重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
座谈会伊始,实践队观看了旬阳电站专题介绍视频。画面里,从电站选址奠基的艰辛,到水轮机、发电机安装调试的攻坚,再到并网发电点亮万家灯火的辉煌,完整呈现了电站从“蓝图”到“标杆”的蜕变。汉江碧波与银色机组的交织,诉说着能源建设者的坚守;“绿色发电、智慧运维”的实践,展现着电站响应“双碳”目标的担当。

座谈中,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和参观感受,积极提问。
在此次交谈会中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西安邮电大学的直系学长以及电站厂长为我们分享经验,答疑解惑。
作为西安邮电大学毕业的学长,结合在旬阳电站的工作经历,他详细分享了校园知识与职场需求的衔接之道。他提到,在校时学习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看似抽象,实则是理解设备原理的“钥匙”,比如PLC控制逻辑、通信协议等知识,在调试自动化系统、掌握设备数据传输时能直接派上用场。
针对行业转型,学长强调需补充大数据、机器学习知识,自己就曾自学Python编程参与智能巡检系统优化。最后他寄语学弟学妹:电力行业“安全第一”,从学生到电力人的转变,核心是责任意识的升级,要对工作常怀敬畏心。
座谈会上,电站厂长结合行业经验,专门针对实践队大一学生的学习重点给出了具体建议,为大家的专业成长指明方向。
针对专业学习,他建议大一学生多关注《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入门》等课程,“现在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无人机巡检、智能调度系统都离不开编程能力,提前掌握Python、C语言等工具,未来会更有竞争力。”同时,他鼓励大家多参与校园科创社团、电子竞赛,“哪怕只是组装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都是在培养动手能力,而这种能力是职场最看重的。”
带队老师在总结时表示,此次座谈让同学们搭建了从校园到企业的沟通桥梁,不仅了解了行业前沿动态,更明确了自身的努力方向。“希望同学们能将此次实践的所见所闻转化为学习动力,在专业学习中更有针对性,未来能成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此次西安邮电大学“‘电’亮红军路,闪耀职业梦”暑期社会实践队赴中国大唐电力公司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深入电力生产一线,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相结合,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深化了对专业价值和行业责任的理解。此次实践是一次“从课本到现场”的跨越,更是一次“从认知到行动”的启发,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选择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