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工具。认证检测工作是质量认证体系的主要载体,是社会通用的证明各类市场主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的市场化评价工具。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加强对认证检测市场的监管,发挥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本质属性和作用的重要保障,把认证检测市场监管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综合监管作用,维护强制性产品认证市场良好秩序,增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权威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要求,履行认证监管职责,增强认证监管公信力,震慑和打击认证违法行为,着力发挥强制性产品认证“保安全底线”作用,防范和化解强制性产品认证风险。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取得成效。
聚焦“监管提效”,为规范市场秩序“奠基”。开展认证活动见证监督检查。认证活动见证检查是增强认证活动严肃性、规范认证机构行为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事中检查、提升认证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对认证机构的检查主要以获证组织现场查验+运用“认证行政监管系统”等方式进行,重点围绕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农产品管理体系、服务、产品等认证过程事中事后进行监管,确保认证活动科学、规范、有效。并依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求,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手段,严格履行认证监管职责,充分发挥各种监管手段,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认证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坚持监管服务相结合,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开展认证,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为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安全守护”,为提升供给质量“聚力”。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督检查。在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督检查中,以群众关注度高、存在突出安全风险的电线电缆、电路开关(插头插座)、儿童用品、消防产品、家用燃气器具、室内加热器、电动自行车等强制性认证产品为重点,主要检查是否取得有效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是否存在伪造、变造、冒用、买卖、转让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等行为;生产企业是否存在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的行为;是否建立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使用的管理制度与使用记录,是否存在超范围使用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或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断路器、限流器等生产企业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符合性声明进行核查,严厉打击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自我声明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发挥强制性认证“保底线”作用。
聚焦“产品提质”,为引领产业发展“赋能”。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监督检查。有机产品认证监督检查围绕有机产品认证获证组织,对组织合规性、有效性、符合性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获证组织有机生产地环境和产品检测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有机生产投入品的使用情况,是否有使用化肥、农药等禁用物质现象;是否保存采购使用投入品记录;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及有机码使用情况是否合规;产品是否在包装标签上正确使用有机标识,是否有使用禁用物现象,是否保存采购和使用投入品记录,环境和产品检测情况是否符合要求,认证机构现场检查对投入品关注情况及对有机生产加工等关键环节审查实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伪造、冒用、买卖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等违法行为。在做好有机产品认证专项检查工作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绿色食品等食品农产品领域的其他认证活动开展检查,助推区域品牌做优做强。
聚焦“社会共治”,为广泛营造氛围“铺路”。积极营造浓厚社会共治氛围。以“双随机检查+宣传”的形式开展,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座谈交流等方式,向广大消费者及获证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提高企业的认证认可的法治意识和消费者的自保意识。以“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广泛宣传服务认证有关法规制度和技术规范,组织认证机构、获证组织和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服务的难点、堵点、关注点,体验服务认证对规范服务活动、提升服务质量、传达服务信心。充分利用“12315、12345”投诉举报平台,发挥群众的监督举报作用,借助互联网、新闻媒体等渠道,及时公开违法案件信息,使违法行为成为“过街老鼠”,建立健全社会共治的良好环境和市场秩序,着力提升产品整体安全水平,认证有效性、公信力,更好地为服务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市场监管分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