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如何从起源上认识科学?高山科学经典导读《西方科学的起源》

2024年1月27日晚八点,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科普专项经费资助的科学传播公益项目“高山科学经典”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胡翌霖,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蒋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严弼宸,一起导读《西方科学的起源》,正本清源地揭示西方科学的孕育和发展过程。

我们置身于科学所塑造的现代文明之中,享受着科学的馈赠。当我们试图深刻理解和反思这个奇特之物时,不禁要问: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巨大效用的科学,是如何生根发芽的?

古巴比伦、古埃及文明时期的人们在天文、数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了,这些古老文明里有科学吗?科学为什么诞生于古希腊?又是如何穿越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迎来文艺复兴曙光的?

要回答这些问题,要真正理解科学,我们就需要回到西方文明的母体、进入古希腊的语境,搞清楚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什么,以及科学的起源和发展是怎样的。戴维·林德伯格(David C.Lind berg)的《西方科学的起源》一书将有助于我们厘清科学的“源”与“流”。

林德伯格是美国著名科学史教授,于1999年获得世界科学史研究的最高奖萨顿奖章。他在本书中开篇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时至今日,仍然有人会教条性地认为,在本书所涵盖地2000年里没有科学……本书将论述西方科学在公元1450年之前大约3000年时间里的起源。”

西方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西方在中世纪如此落后,为什么文艺复兴之后突然崛起?这个问题被称为反李约瑟问题。胡翌霖老师导读时说:“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伪问题,西方科学不是在1450年之后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在之前就做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

胡翌霖老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

胡翌霖老师介绍道,如果按照现代科学标准去古代搜寻案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可以搜寻到许多相似的碎片。甚至于中国古代能找到更多,比如小孔成像在墨子的《墨经》里就有了,某种意义上李约瑟问题就是这么来的:中国古代那么领先,为什么到了现代突然就落后了?

对此,林德伯格在书中强调,“要想公正地对待历史,就必须如实地对待过去。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抵制诱惑,避免到历史中搜寻现代科学的例子或前身。”也就是说,关键不在于相似性、同一性,而在于连续性。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连续但不统一的。林德伯格在书中打了个比方,“……这就像我与我祖父的关系。我们之间的差异可能大于相似之处,但我是他的后代,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他的遗传印记和文化特质。我可以光明正大地要求与他冠以同一个家庭姓氏。”胡翌霖老师则在导读中以毛毛虫与蝴蝶的关系作比方,“毛毛虫长大后就变成了蝴蝶,毛毛虫与蝴蝶是连续的,但它们不相似,毛毛虫与蚕宝宝更相似,但它们没有连续性。古代西方科学与现代西方科学的关系就像毛毛虫与蝴蝶,连续性很重要,但相似性没那么明显。”

古代西方科学与现代西方科学的连续性体现在哪里?胡翌霖老师认为:“古代人探索的很多是一些非常基础的问题,在我们现代人来看,这些问题不再是科学研究的内容,因为它们已经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了。”自然与非自然的区分、变化是否可能之争……整个科学就是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追求之上建立起来。

那什么是科学?胡翌霖老师认为,如果我们要讲清楚什么是科学,会发现不一定能讲清楚,这时候就需要去科学的历史里追问它怎么来的。“科学史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就是理解‘科学是什么’这个终极问题。”

《西方科学的起源》实际上是科学史教学里经常使用的一本教科书,对于林德伯格在书中探讨的科学,圆桌嘉宾蒋澈老师认为应该称之为“科学的母体”,“科学的母体孕育了后来各种各样的可能,它比‘自然科学’的范围要更大一些。”

蒋澈老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

有人说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科学,那宗教对科学的影响是怎样的?圆桌嘉宾兼主持人严弼宸分享:“希腊科学有无功利的倾向,但我们都知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所谓的生产力是功利主义的,基督教对此提供了很大的一个支持。自然物是上帝的造物,上帝造这个是为了人类的福祉。研究自然物一方面是服务于自己的福祉,而这同时也是一个宗教律令。”

严弼宸博士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

欧洲的教育催生了“大学”的诞生,“大学”对科学的连续性发展也影响深远。“今天大学的制度,大到组织结构,小到教学实践,其实都有中世纪大学的影子。比如,今天不管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毕业时都要答辩,这个答辩实际上就来自中世纪经院论辩的传统。”

事实上,林德伯格在书中把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科学史置于宗教、哲学和体制的大背景下,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晚期数学、天文学、光学、医学等众多领域的科学成就。同时,对许多长期未决的历史争论,也提出了崭新的独到见解。科学史家贾米勒·拉杰普(Ja mil Pager)评价此书“代表着一百年来关于前现代欧洲科学的历史研究的顶峰”。

圆桌论坛环节

与科学家一起读好书,“高山科学经典”是一个由高山书院发起的公益科学传播项目。邀请百位知名科学家每周导读一本科学经典书籍,引领公众参与阅读的大型科学传播公益项目,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期望在全民学科学的时代背景下,高山科学经典能在科学传播领域尽一份绵薄之力。

高山科学经典项目书单

高山科学经典的目标是,让科学精神通过书籍,跨越地域、阶层、年龄、民族的界限,传播到每个角落、每个人心中。希望科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科学家们跨界对谈,让科学更有趣。

高山科学经典世界读书日发布会现场

未来,“高山科学经典”项目将打造三大重点产品:出版《高山科学经典》系列丛书;开展线上导读直播;沉淀专业级科学导读视频节目。达到出版、传播、教育多重效应。开展全民科学阅读,共同推动“科学复兴”,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公心大用”。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