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未来是定数吗?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确定性的终结》

2023年10月7日晚八点,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科普专项经费资助的科学传播公益项目“高山科学经典”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狄增如,科学文化学者潘涛,央视财经记者张然,一起为公众导读比利时著名物理化学家普利高津的著作《确定性的终结》。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化科技处(科普处)副处长龙华东;“高山科学经典”项目总负责人、一起教育科技联合创始人肖盾受邀出席导读活动现场。

在未知的世界里追寻确定性是人类的心理需要。用科学方法研究自然规律,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寻求确定性的历史。

那么,未来是定数吗?

狄增如教授在导读中介绍说,大家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背后都有科学道理,更关键是这个科学道理是确定性的,“在牛顿力学方程里,只要给了位置和速度的初始条件,我们就能够决定所关心对象的未来运动。”牛顿的自然法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确定性的宇宙,可以预言未来,或“溯言”过去。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我们又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选择和不确定性。”

这该怎么理解?导读现场,狄增如教授从时间开始说了起来。

狄增如教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

《确定性的终结》一书中,普利高津毫不隐讳地宣称,他的工作是在发起一场科学革命,而这场革命的主题就是“时间性的发现”。如果根据牛顿定律,宇宙是确定性的,那“时间之矢”存在吗?

事实上,在牛顿力学方程里,时间是可逆的,过去和未来是对称的,没有区别。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时间箭头是客观存在的。”狄增如教授引用《 论语·子罕 》里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句来描述。

所以时间到底有没有方向?这一问题困扰了无数科学家数年,直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出现,“当我们面对系统的时候,理想气体有了一个时间箭头,这便是时间之矢的来源。”导读现场,狄增如教授用系统里的理想气体运动,生动演示了熵增加的方向,解释了时间的存在,时间箭头里一切都在逐渐走向无序。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时间箭头里一切都在逐渐走向无序,那么就不可能有生命!

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恰恰解答了这个历史问题。普利高津说,当我们真正地关心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的问题时,你会发现不可逆过程不仅仅存在着走向无序的过程,而且还有渐序的能力,它能够创造秩序,能够造就我们的生命。事物从无序变得有序,就是耗散的一个过程。

狄增如教授在导读时强调:“我们必须能够理解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时间方向,这实际上是普利高津所有研究中最大的一个贡献,也是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一个主要工作。”

圆桌嘉宾潘涛老师是第一个将《确定性的终结》翻译版带到中国的学者,1998年在北大读博还未毕业,就参与策划了翻译这本《确定性的终结》,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改革开放之初,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跟我国科学的春天同步发展,当时普利高津在中国有无数粉丝,报纸、杂志、期刊无不刊登相关的各方面理论文章。其实大家未必都懂,但都觉得这个东西很有吸引力。”

潘涛老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

关于时间,很多学者有不同的意见看法。“普利高津认为‘时间先于一切’,意思是在我们宇宙还不存在时,就有时间了。时间是没有开端,没有结尾的。”潘涛老师在对谈时解释了普利高津的时间概念,“那大爆炸之前是个什么状态?他认为那叫‘量子真空’,之前叫做‘前宇宙’,或者叫‘元宇宙’。”

爱因斯坦也曾谈过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别只不过是一种顽固坚持着的幻觉。”在狄增如老师看来,这只是爱因斯坦从某个角度做了一个表述,“他对于时间的理解肯定不是这么简单。”

关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圆桌嘉宾兼主持人张然最后感慨:“我们过去很多的研究都建立在牛顿经典力学的一个确定性基础上,如果我们现在以一个不确定性的目光去看待的话,那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会有一个新的很大的讨论空间。”

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左起依次是张然、狄增如、潘涛

与科学家一起读好书,“高山科学经典”是一个由高山书院发起的公益科学传播项目。邀请百位知名科学家每周导读一本科学经典书籍,引领公众参与阅读的大型科学传播公益项目,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期望在全民学科学的时代背景下,高山科学经典能在科学传播领域尽一份绵薄之力。

高山科学经典项目书单

高山科学经典的目标是,让科学精神通过书籍,跨越地域、阶层、年龄、民族的界限,传播到每个角落、每个人心中。希望科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科学家们跨界对谈,让科学更有趣。

高山科学经典世界读书日发布会现场

未来,“高山科学经典”项目将打造三大重点产品:出版《高山科学经典》系列丛书;开展线上导读直播;沉淀专业级科学导读视频节目。达到出版、传播、教育多重效应。开展全民科学阅读,共同推动“科学复兴”,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公心大用”。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