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一直都被当作一种休闲零食,今人嚼槟榔,古人亦然。很早以前,不少南方地区的人们便有嚼槟榔的习惯。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南方炎热的气候导致军营中瘟疫横行。后来在当地人的指导下,秦军便通过嚼槟榔抵御瘴气、祛除瘟疫。不过,槟榔最早以文字形式出现是在汉代。
古代地理书籍《三辅黄图》有汉武帝移植龙眼、荔枝、槟榔等南木的记载,说的是汉武帝曾在上林苑修建“扶荔宫”,将许多南方的奇花异木种在宫中,槟榔便在其中。
当时的辞赋家司马相如还在《上林赋》中写到“留落胥馀,仁频并闾”,唐朝学者李善在《文选注》中提到“仁频即槟榔也”,后世学者也考证到“仁频”就是槟榔。《三辅黄图》成书时间并不明朗,因此,人们认为“槟榔”正式以学名出现是在东汉时期杨孚所著的《异物志》内。
或许,汉武帝时期中原人发现了槟榔。但受制于客观因素,后世又对这种植物重新进行了认识,这也许是仁频变成槟榔的原因之一。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在《吴都赋》中也写到:“槟榔无柯,椰叶无阴。”左思所写的,应是三国时东吴从南方向其国都移植的热带果子。
和左思同时期的植物学家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更是详细描述了槟榔树的外形特征:“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而到过岭南的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则探索了槟榔的药用价值,并在《肘后备急方》中将槟榔列为常备药。
在封建时代,官员们的爱好自然是受到了统治者的影响,比如乾隆皇帝便爱嚼槟榔,据说他还曾送给来访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成员小斯当东一个槟榔荷包。在文学作品中,也能看见槟榔的身影,如《红楼梦》第六十四回里,贾琏便吃了尤二姐荷包里的槟榔。此外,当时有《竹枝词》云:“槟榔名号聚都门,口袋盛来紧系身。”这其实都是当时槟榔成为大众零食的一种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