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沿着高速看中国!看五华西北新城之崛起

4月17日,央视特别节目《沿着高速看中国》带大家进入京昆高速云南段感受彩云之南别样魅力,京昆高速穿越五华的西北新城。很难想象十多年前,这里还是远离城市的老旧厂房以及城市边缘,但今日的西北新城正在崛起,逐渐发展成高品质城市副中心。

看五华西北新城之崛起


沿着高速看中国!看五华西北新城之崛起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西北新城是昆明主城三环内最大的连片开发区,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与高新区海源片区、人民西路以南片区共同构成了基础设施完备、人口规模庞大、环境日新月异的主城西部发展轴。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产城融合、功能齐全的西北新城正在崛起。

1、片区商业设施日益完善

沿着高速看中国!看五华西北新城之崛起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自2017年、2018年西城时代、吾悦广场相继开业以来,片区商业设施日益完善。耍街、吾悦广场等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的打造也让片区的消费热度与日俱增。

沿着高速看中国!看五华西北新城之崛起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随后首创奥特莱斯、盒马鲜生西城时代店等相继开业,后续一批重大商业项目正在筹建中,西北新城正朝着全市商业新中心的目标不断前进。随着商业氛围的提升,这里也将成为昆明市最具规模前景的商业副中心。

2、大健康产业价值洼地


沿着高速看中国!看五华西北新城之崛起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大健康产业也是西北新城一个发展重点。2017年,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正式运营,依托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拟建设约10万平方米的心血管病康复中心、临床医学科研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及配套设施,打造集治疗、康复、科研、教学、预防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

五华区主动融入全省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战略,整合辖区总部楼宇、基础设施、产业服务、空间载体等资源,聚焦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计划将融城园城写字楼打造成“五华区医药健康科技园”。

沿着高速看中国!看五华西北新城之崛起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此外,五华区人民医院暨五华区康养中心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将形成西北片区综合诊疗中心。医院设置病床300张,还将在昆明市的区级医院中首家探索“医养结合”之路,配套一个拥有300个床位的康养中心。

3、大力培育新兴业态

助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沿着高速看中国!看五华西北新城之崛起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五华区通过购置商务楼宇,设立了五华科创大厦。2020年3月15日,云南省区块链中心在科创大厦正式挂牌,阿里巴巴、趣链科技、圣加南等24家知名区块链企业首批入驻,云南省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力度空前,五华将抓住云南省区块链中心落地的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区块链企业引进培育力度,以区块链技术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

在科大讯飞与云南省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五华区将依托科大讯飞“两亚”总部,吸引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和项目入驻,打造面向全省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平台和人工智能产业中心。

沿着高速看中国!看五华西北新城之崛起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近年来,五华区持续提升政策扶持实效,陆续出台扶优扶强办法、稳增长政策56条、总部楼宇经济18条,制定生产性服务业、楼宇经济提质增效等行动计划,从项目促进、要素保障、各行业扶持、优化园区环境、降低成本、鼓励高质量发展、推动投资模式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精准发力,调优经济结构,从企业入驻、发展等各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率先在全省组建投资项目“政务服务联络官”队伍,积极探索重点项目行政审批容缺受理机制,优化项目前置审批环节,缩短项目前期准备时间,提高审批效率。自2019年以来,在全市5次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红黑榜”排名中,3次荣登红榜。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在五华的快速落地、蓬勃发展。

未来,五华区西北新城的发展将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五华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科教创新先行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的定位,结合园区发展实际,按照“创新驱动、文化引领”的总体部署,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打造大健康、区块链、人工智能、现代商业四大产业中心,着力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心血管病产业集群和康养产业基地,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打造面向全省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平台和人工智能产业中心,打造西北新城现代商业示范区,建设成为全省广告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地。

横屏看五华西北新城


沿着高速看中国!看五华西北新城之崛起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