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全文4000字左右,阅读约需3分钟
前言:2019年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的通知》一文印发,《方案》提出到2020年12月底,基本实现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港口码头等大型交通场停车场景ETC服务全覆盖;重点推广ETC在小区、旅游景区等停车场景的应用。
在此政策背景下,国家交通部门联合各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ETC的快速普及,截至12月18日,全国ETC客户累计达到19223.44万,完成发行总目标19085.56万的100.72%,用户覆盖已相当普及。
政策的大力推广让ETC市场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增长。ETC“下路进城”开始提速,从高速落户到停车场,场景的转变,意味着ETC将面临全新的业态,如何和现有的车牌识别系统应用相结合?在融入到城市停车场这一新的业态环境中ETC又将面临哪些考验?带着这些问题,安防知识网特别采访了深圳捷顺科技产品中心总经理助理郭晓强,全方位阐述了ETC“下路进城”的机遇和挑战。
停车场将成为ETC走下高速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ETC系统通过安装于车辆上的车载装置和安装在收费站车道上的天线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来实现全自动不停车收费的应用。自投入应用以来,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基本全面革新了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桥隧路段的传统人工收费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及行车体验,也带来了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增长。
而伴随着上述《方案》中提出到的要在2020年12月底,基本实现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港口码头等大型交通场停车场景ETC服务全覆盖的建设目标,当下围绕ETC的各种拓展应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在2019年11月底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ETC智慧停车产业联盟大会上,联盟理事长、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谈到当前阶段国内ETC市场的蓬勃发展态势即表示当下市场、资本、技术纷纷聚焦推动ETC为智慧城市赋能,催生了“ETC+停车”、“ETC+加油”、“ETC+车辆识别”、“ETC+智慧管理应用”等多个应用场景。他还表示,停车场的应用将是ETC走下高速公路应用最重要的场景之一。
据郭晓强介绍,ETC在停车场的应用,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具有两大较为显著的优势:一是ETC的高准确率和防伪性识读。一定程度上,ETC可以很好地弥补车牌识别容易受光线、环境、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所造成的误识别的问题,在现在已经相对普及的停车场车牌识别的应用基础之上,加装ETC可以实现双模式识别,带给用户更好的车辆通行体验。
第二大优势即ETC有足够大的发卡数量。当前全国ETC用户累计达到1.92亿,也就意味着有1.92亿部车已经装置了ETC的设备,其背后庞大的用户资源蕴含的是生态优势。盘活这些用户资源将生成一个潜力巨大的ETC停车场市场生态,ETC和智慧停车场的结合将充满想象。这一点对停车场运营商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是推动ETC在停车场落地应用的关键驱动力。
ETC“落户”停车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不过,据郭晓强表示,尽管当前国家在大力推广和普及ETC的应用,同时也积极推动ETC在停车场的应用,但目前ETC停车场率先落地的还是以公共交通枢纽场所的停车场为主,比如机场、高铁站、火车站的停车场,像商业综合体、社区这一类停车场在ETC应用方面还面临着很多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建设成本的投入、停车场ETC的使用条件限制以及最为核心的如何拉通ETC在停车场应用的各项业务流程垂直落地,打通ETC停车场的生态系统。
郭晓强提到,ETC停车场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谁来买单的问题。对于停车场经营商和物业管理方而言,已经升级更新的车牌识别系统在便捷性、支付和无人化管理、用户体验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应用体系,加装ETC系统只不过是多了一种识读的介质和支付的方式,要重新为这套系统去展开部署和成本投入,对于停车场经营商和物业管理方而言或许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如果不能深化ETC在停车场场景中的应用价值,那么ETC停车场的推广可能并不会如想象中那样顺利。
其次,ETC从高速落地到停车场,由于场景的极大差异,它还会面临一些很现实的技术实现的问题。
1) 在整个停车场领域,现在还没有大规模用到ETC,只有像机场、高铁、火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类的停车场部署了一些ETC的装置,而这些场所一个共同的优势在于,通道通行条件各方面相对还可以,并且有一定的选择余地。相对于高速公路的道路条件而言,停车场的环境复杂很多,有弯道、T型口、L型口,道路纵深不够长,过的车有大有小,甚至ETC通道侧就是车辆停放位,不太可能设置专用道……停车场由于空间条件限制,它不会像高速龙门架和专用道一样,而这些使用局限也将直接影响到ETC设备识读率高低的发挥;
2) 现阶段,随着ETC的全面推广,取消高速公路人工通道的通知实施在即,但目前也暴露出了新的问题,部分路段ETC系统难以经受起大流量高频的过车考验,同时像应对识都不到、排队跟车、断电断网等突发状况时,ETC也还缺乏完善的应急方案,而这些问题也在停车场的场景应用过程中则尤为常见,甚至将会更加集中。在这些方面,现有的车牌识别系统经过多年发展业务已经相对完善。
最后,也是最为核心的问题,ETC“落户”到停车场,如果仅仅只是新增了一种车辆识读和支付的方式,其意义并不大,重要的是要真正将ETC融入到停车场的场景应用中来,重构一套ETC停车场价值体系或生态。
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ETC跟各个停车场业态融合的问题,打通从停车计费、返场处理、消费打折、发票管理、资金清算对账、应急处理等智慧停车服务的各项业务场景融合;
比如物业、商业、综合体、医院、园区的停车场,不同业态的停车计费系统有没有打通,这其中涉及到不同车型的计费、消费停车优惠以及发票结算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具体的业务流程都需要事先厘清;
与此同时,在打通停车支付结算系统方面,由于每一位ETC用户不可能只使用固定的停车场,每个停车场厂商或运营商、物业管理方也不可能只对一家结算中心,那么全国几十家路网结算中心、成千上百家停车场的停车服务系统都要打通,这其中覆盖面够不够广、结算平台系统够不够开放标准等问题也都是需要考虑和逐步解决的,这也是推进ETC在停车场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基础和前提。
郭晓强还指出,现阶段一些先进型的示范性ETC停车场项目在打通支付结算系统这方面已经没有问题,但是要想更深层次的让ETC融入到停车场的业务跟生态或者场景当中,确实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去深入探索和完善。
如何推进ETC在停车场场景中的融合应用?
当前阶段ETC停车场仍处于政策性号召建设阶段,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先例可循,很多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才暴露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原本就深耕在停车场产业,对停车场业态有充分了解和相关项目经验积累的企业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的推进ETC停车场的建设,比如我们本次采访的企业捷顺科技。通过郭晓强的介绍和分享,对于上文提到的ETC落户到停车场场景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捷顺的ETC停车场解决方案中我们似乎能找到一些借鉴。
据郭晓强介绍,捷顺目前在推进ETC停车场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三步走”战略:
第一,主要是从出入口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方面,推出“ETC+车牌识别”的双模式识别方案,将ETC定位为辅助车牌识别的应用,从而让车辆信息的读取更加精准,也带来更好的车辆便捷通行体验。
第二,从支付结算环节着手,充分利用捷顺在智慧停车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起的资源和经验,尤其是在整个支付平台、清算平台上的深厚布局,打通ETC和各大路网结算中心的支付清结算系统,为停车场运营方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财务跟清结算服务,做到“一账清”、“业财一体化”,方便用户聚合支付,降低企业方管理成本,为ETC融入减少障碍。
第三,围绕着整个停车场产业生态展开全面的合作。比如像捷顺科技自主开发的“捷停车”车生活服务APP本身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受理场景,积累了相当数据的用户资源及合作方,那么当 ETC用户进来之后如何和捷停车现有的停车业务生态做相互融合支撑,这一块的市场布局和业务拓展也是捷顺科技主要重点考虑的方向之一。
“ETC用户有着怎样的出行生态、车生活生态?对于这类问题,目前捷顺仍在积极探索中,但我们认为最终能够产生增值的地方将主要聚集在上述三个维度。捷顺也将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布局,构建起从停车场智能硬件产品-双模技术融合-支付清结算-停车场综合运营-增值服务等全链业务体系和生态,满足企业端用户核心诉求的同时,探索其增值服务的可能性。”郭晓强总结道。
ETC会替代车牌识别吗?
伴随着ETC“下路进城”的火热进展,当前业内还有一种声音认为ETC或将替代现有的停车场车牌识别系统,对此观点,郭晓强直言两者互补大于替代的可能。
“从停车场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一定是多技术融合的趋势,ETC和车牌识别系统在功能上既有重合又能互为补充,双模式识别或将成为新的趋势。另外在场景的融合上,ETC“下路进城”,对于ETC以及停车场运营商而言,双方手头积累的用户资源和项目资源也可以实现融合共享。因为其实高速ETC用户和停车场用户的重合度很高,只是出行半径的区别,所以双方在整个用户场景、用户体系、用户服务上实际上可以做融合和互补。”他表示。
其次,停车场行业发展了20多年,任何一次革新都以技术作为驱动,从早期的非接触卡到IC卡、远距离RFID,从车牌识别到移动支付,到现在的集中管控云托管,每一个大的行业节点都发生在创新技术所带来的变革当中,每次都能从中找到客户价值认可的东西才是根本。
如今ETC“落户”到停车场的应用序幕已经拉开,也正如捷顺科技所强调的,现在ETC技术应用到停车场,并不是这个技术有多先进或国家如何大力的倡导,更重要的应该是脚踏实地的把场景打通,让停车场运营方、设备商以及物业及用户等多方角色能够在“ETC+车牌识别”新的停车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认可,探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