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6日,由北京预防医学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全球健康北京论坛暨2019年北京流感防控技术与策略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斯里兰卡驻华外交官员出席会议并致辞。盖茨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代表、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科协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会,北京市各区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京部分三甲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广东中山大学等相关大学的学者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的上午是全球健康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大学的李立明教授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雷海潮教授分别就WHO发展新方向、健康中国建设新任务以及疾病负担相对权重研究进行了报告。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Albert Icksang Ko教授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冯子健研究员分别就引发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的寨卡病毒病以及流感大流行应对准备的有关进展进行了大会报告。
在下午的流感主旨报告环节,来自中国、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就各国流感防控策略与挑战、热点流行病学研究、流感疫苗免疫策略、新型疫苗研发前沿进展以及流感病毒生物特性预测相关标志物等方面进行了大会交流。
与会专家认为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疾病负担严重,全球流感大流行的威胁持续存在,需高度警惕。专家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建立高效敏感的综合流感监测体系是做好流感防控的重要基础,需积极探索建立适宜有效的预警技术手段。二是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手段,应努力提高重点人群乃至全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三是在不同地区探寻合理适宜的接种时机,并持续开展流感疫苗效果评价和疾病负担评估。四是针对重症流感或高危人群应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减少不良预后。五是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应用与研发、改良型季节性流感疫苗以及通用流感疫苗的研发力度需持续加强。
此次会议为参会代表呈现了一场全球健康学术交流的盛宴,也恰逢其时地在今年流感流行季到来之前,为我国尤其是北京科学应对和有效防控流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防控理念及努力方向。更为北京未来做好全球健康威胁应对、提升北京健康策略理念在全球的影响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biz@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