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现实版黑镜?智慧校园项目惹争议

近日,在广东广雅中学2018智慧校园信息化采购项目(CZ2018-1290)中标结果公告中的“无线物联网覆盖建设需求”序号7中的“电子手环”、“物联管理系统”等引起了网上网友的争议,部分网友更直接称之为“现实版黑镜”,引起了许多人的“不适”。

据网上广东广雅中学2018智慧校园信息化采购项目显示,该智慧校园项目主要分录播系统建设、计算机室设备配置、教师手提电脑配置、学生宿舍楼语音电话及广播建设、无线物联网覆盖建设、精密空调建设、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智慧学习平台建设等,总预算项目金额达485万元。

电子手环=“枷锁”?

虽然目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的技术带来的便利人们已经有目共睹,但隐藏在其背后的隐私、信息安全隐患仍然不可小觑,在去年便有“杭州一高中教室装“天眼”引争议”等新闻爆出,尽管不少专家称不要用“保护隐私”拒绝智能,但科技本身的意义是创造美好生活,而如果与其相悖,便会出现变味。

在招标项目中,电子手环一栏的说明如下:


从说明中看,如果手环仅支持与门禁系统对接、消费系统对接、SOS、考勤等功能或许不会引起争议,但其延伸的功能如传感器、睡眠数据、运动数据等是否已经超出了其应有的功能范围,仍有待商榷。部分网友评论如下:

A:国内现在不缺技术,缺的是对技术的规范,好像隐私这种事是不存在的;

B:罪犯都没有的待遇,但这只是一个开端;

C:离最真的“教育”两个字越来越远, “智慧教育”这个命名看起来光明又普惠,但被用来抑制灵魂自由生长的时候,根本就是背道而驰,跟本真的“教育”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D:不明白你们这些人怎么对这种所谓的隐私权这么敏感,如果这能让孩子平安、健康成长,我肯定举双手赞成;

E:没那么严重,之前我工作的学校也招标过类似的系统,厂家介绍说其实也就是考勤系统而已,定位也是主要防学生走丢。

……

虽然上述观点都是一己之见,但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在改变生活的同时,也会让学校的青春记忆发生改变,放风、抄作业、看课外书等行为或许不是好学生该有的行为,但却是那个时代许多人最难忘的回忆之一,另外在技术推广之前是否已经经过严密的技术伦理探讨,普及之前是否也进行严密地评判性讨论,这些综合起来看,难免引起争议。

厂商:实时感知报警是初衷

对于以上疑点,笔者也咨询了该项目的技术提供方,对方表示智能手环是实现学生课堂自动考勤与实时跟踪、运动数据采集与校园门禁等需求,能够实时监测学生的异常,并进行及时报警或预警。

学生:功能有点超过接受范围

据在校学生透露,目前该手环已经投入使用,某些功能与一卡通重叠,同时已有的饭卡功能完全足够,对于定位测心率等应用表示超过了自己的接受范围。

校方:手环取代一卡通是趋势

据校方回应称,手环在北京、上海多地已经投入使用,主要用于替代原有一卡通功能,同时适应新高考改革实施选课走班所带来的教育教学管理新需求。对于隐私问题,校方表示任何产品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只有利于课堂建设才会推出,保护学生的私隐是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智慧校园虽重在智慧,但最终的落脚点是在于学生教育与健康成长,关于智慧建设带来的隐私数据、信息保密等问题必须在投入建设前有充分地考虑,明明可以防范于未然,便不需要亡羊补牢。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