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IBM在美国率先提出“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十年后,“智慧城市”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
中国自2012年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4年首次将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略规划,市场一直保持密切关注。
从大趋势来看,“智慧城市”建设也迎来了政策和市场的红利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今,福州、深圳、北京、重庆等多地均召开了与智慧城市议题相关的大型峰会。
截至2017年底,中国超过500个城市均已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
应运而生
在全球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缓解这些挑战所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各地相继启动了智慧城市计划,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智能化作出响应,并为各城市带来了实际效益及潜在福利,其中包括失业率的降低、GDP增长率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环境污染的减少。
可以说,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8%提高到2017年的58.5%,年均提高1.04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8.1亿人。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生了上述“城市病”等一系列难题。
为此,中国积极引入了“智慧城市”这一理念。2012年,住建部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把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略规划,智慧城市的实施也在国内迅速升温;2015年12月,中央再次召开最高规格的城市工作会议,随后下发37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用智慧手段来消除“城市病”,推进绿色发展,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能力。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智慧城市发展专委会副秘书长王学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2013年到2015年,是“互联网+”的技术需求驱动着智慧城市的建设。但最近三年来,明显可以感觉到与前一阶段不同,是源于社会、经济、国家共同需要的交织,驱动着智慧城市的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组织建设分级分类的100个新型智慧城市示范性的城市。由于建设智慧城市将带动卫星导航、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云计算、软件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根据德勤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从在建设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已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业内认为,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提升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到目前为止,智慧城市仍处于基础建设阶段,这跟当前阶段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务是参与城市的综合治理相关。
需要集成解决方案
在国务院参事仇保兴看来,精细化的数字城市管理是一座智慧城市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比如,借助大数据,政府可实现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实现政府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监督。
思源政通公司长期投身于智慧城市建设,在北京、福州均有落地样板。该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孟柱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智慧有两个维度:一是市民能否真正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地享受各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二是城市管理者能否有效地对进行科学管理和智慧决策。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立足于城市的全局高度进行规划设计。摆在眼前的解决路径就是,如何实现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
目前,我国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公司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专注基础工程硬件建设的公司;第二类是以建设大数据处理中心为主的公司;第三类是做行业整合的新型互联网公司;第四类是致力于提供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
尽管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热情高涨,但由于政府业务非常复杂,决策周期又很长,投入非常大,当前进入的企业主要做自己的优势产品,以局部应用级为主,提供平台级产品和移动化集成服务的企业较少。但在移动化时代,需要一个集成解决方案。
梳理中国企业的方案可以发现,以平安、阿里、腾讯及华为四大解决方案供应商为首,已经开启了一条“中国的智慧城市之路——PATH”他们围绕着自身的优势产业,快速反哺到城市,这一过程恰恰更符合一个城市的发展,也使得他们在智慧城市的落地过程中,面临更少的阻碍和“水土不服”。
“这是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上的创新。”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绍福认为,“智慧城市本身也在发展,曾经的‘交钥匙工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未来的智慧城市必须转向产业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