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泰安市:宁阳县抓查体夯基础 抓团队重服务 强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档升级

近年来,宁阳县树牢“健康优先”发展理念,把做好全民健康大查体、家庭医生签约、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列入政府工作重点,创新机制,丰富内涵,加大签约力度,完善签约模式,让更多寻常百姓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目前,共签约514138人,签约率达到68.55%,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达到90%以上,计生特殊家庭、贫困人口达到95%以上。

一、全民查体与家庭签约并行,提高家庭签约“精准度”

一是全民查体,把准风向标。今年,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全民健康大查体,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性工作加以推进。前期,各乡镇对辖区常住人口进行摸底统计和登记造册,摸清了工作底数;该局积极争取县财政投资1000多万元,购置多功能查体车3辆,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查体设备27台件,开发查体软件,印制《健康指导手册》20万份。县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全民健康大查体工作的通知》,召开专题会议启动大查体工作。抽调166名医务人员,组建16个工作队,按照统一服务标识、服务项目、软件程序、年龄分组、反馈指导、健康教育“六统一”模式,逐村居开展大查体和签约。为保证群众空腹查体、生产生活两不误,提高参与率,16支队伍每天5:30入村开展查体,11:30结束,从4月20日到8月31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对所有因病卧床不起的一律入户查体。截至8月31日,共查体45.8万人,占全县农村常住人口的70.5%,对未参与本次查体的外出务工人员,计划在春节返乡时机集中开展查体,力争做到应查尽查。在完成第一阶段全民健康大查体的基础上,8月28日,启动育龄妇女查体暨“两癌”筛查,为15万名35—64岁妇女免费提供“两癌”检查,目前已筛查21764人。

二是同步签约,扩大覆盖面。全覆盖、高质量的健康查体拉近了与群众距离,赢得了群众信任。面对面向居民反馈查体结果,让群众真正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主动与家庭医生团队进行签约。向群众发放一张联系卡,确保群众能随时与签约医生联系、咨询。在每天健康查体前,各医疗机构组织一次家庭医生团队与群众的“见面会”,面对面向居民讲解签约的目的及意义,浓厚了签约氛围。

三是突出重点,提高精准度。通过全民健康大查体,托清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以及计生失独家庭、困难家庭底子,掌握了群众发病情况和致病因素,为签约后的个性化服务乃至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了精准依据。针对群众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帮助提高健康素养。重点关注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计生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精准签约管理、精准健康扶贫。对发现的慢病患者,实行分类管理,控制不达标的由签约团队进行上门健康指导,保证了治疗效果。目前,该县基本实现“查体居民、计生特殊家庭、贫困家庭、留守老人、卧床不起病人”五类人群签约全覆盖。

二、团队建设与制度建设并进,提高家庭签约“规范度”

一是抓团队建设,做到“有专人守”。组建9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做到村村有人员、户户能到位、服务全覆盖。妇幼计生专科团队跨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专全结合。县级医疗单位明确专门科室负责承办签约居民上转事宜,方便上转患者就诊。二是抓服务时间,做到“有时间守”。明确要求家庭医生团队保障三分之二的人员、四分之一的时间下基层为签约群众服务。三是抓人员培训,做到“有能力守”。每季度开展一次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提升科室技术水准和医护人员服务能力。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健康教育、医患沟通、健康指导、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五种能力,提高签约服务效果。四是抓制度建设,做到“守得住”。制定家庭医生团队社区回访、首诊负责、跟踪服务等制度,依托县医疗集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引导群众合理就诊,让群众享受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重大疾病转诊到上级医院”的医疗服务,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五是抓质量提升,做到“守得好”。实施“两提一降一控”(即:提业务水平、提服务质量,降就医负担,控运行成本)行动,以优质的签约式服务、个性化指导提高群众信任度,“给家庭医生打个电话”逐渐成为群众的就医习惯。目前,全县乡村医疗机构门诊人次较去年同比增加27.59%。

三、优质服务与模式创新并重,增强签约群众“感受度”

一是主动服务,让群众体验签约。组织各团队的中医科大夫到签约居民家中开展针灸、推拿拔罐等特色中医疗法,传授简单的中医康复技能;免费发放限油壶、限盐勺等健康支持工具,提高“治未病”意识;对于患慢性病的留守老人,履行“健康管家”职责,上门提醒按时规律服药。组建“慢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传授健康知识,分享健康生活方式,群众健康理念不断形成。

二是按时履约,让群众相信签约。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走村入户,开展上门巡诊,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微信群,签约居民有疑问,可第一时间联系到团队医生,得到及时的健康指导,真正做到了动态监测、跟踪服务。尤其是针对留守老人、常年卧床不起的病人,每年提供至少4次的上门服务,让他们签约后健康有了依靠。

三是创新模式,让群众满意签约。伏山镇卫生院以家庭医生团队门诊取代传统门诊,解决了患者与医生双盲状态。创新公卫医生签约查房,督促家庭医生履约;每月召开一次“恳谈会”,与签约居民沟通交流。八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粉丝”签约,“健康天成”工作室主任毕天成成为当地群众心中的“明星医生”,每天都有群众慕名而来,带动了单位签约整体推进。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