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枣庄市:严格控费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

去年7月1日以来,枣庄市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强化医疗行为监管,完善控费机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改革9个月,全市2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急诊次均费用、床日次均费用、出院患者平均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1%、9.5%、1.3%,增幅明显回落,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

一是转变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全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20%,合理调整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近2000项,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改革9个月,全市2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占比(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为32.3%,同比降低4.7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为29.1%,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

二是严控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实行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检验。改革9个月,全市2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达到78.2%,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检查化验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为23.0%,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严格执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规定各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和常用药物销售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80%的考核指标。实施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建立用药公示、处方点评、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及药占比考核奖惩等制度,按医院类别下达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频度指标,对181个化疗类、辅助性、营养性药品进行重点监控,对53个病种限制输液。

三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加大临床路径应用工作实施力度,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专业及病种,落实原发性肺癌、乳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诊疗规范,推进肿瘤等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30%的出院患者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通过优化医院诊疗业务流程、急慢病分治、缩短术前及治疗前检查等待时间、积极推行日间手术等有效手段,提高床位周转率,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改革9个月,全市2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9.5天,同比减少0.5天。

四是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开展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试点工作,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和费用审核制度。探索建立医疗机构成本信息库,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提高病案、临床路径、药品、耗材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控制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改革9个月,全市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卫生材料费用降到26.0元,同比降低4.0%。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