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考核、创新服务举措,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了全面保障。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作为重大民生实事摆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议程,调整充实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设立项目考核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为项目运行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制定下发《沂南县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沂南县2016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沂南县2016年度基本公共卫生镇村两级任务分工及经费补助参考标准》、《关于做好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定期召开会议部署任务、协调解决问题,确保项目运行有章可循。各乡镇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各卫生院设立独立的公共卫生区域和办公室,优化人员、设施、资金配备,成立镇村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实行网格化、绩效化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
二、广渠道宣传,多元化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巩固卫生院、卫生室阵地作用做实宣传。通过组装宣传车,制作宣传栏、黑板报,发放宣传单、明白纸,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开通村级大喇叭,设立“赶大集”宣传站等形式开展宣传,提升群众对国家惠民政策的知晓率。二是搭建全媒体平台做大宣传。在各级电视台、网络媒体、公交、机场、居民生活区、商业街区等集中投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公益广告,发挥电视台、报纸、微信优势开设《沂南卫计》栏目,制作卫计专题片,宣传公共卫生、医改、计划生育等惠民政策;整合卫生计生局网站、开通“健康沂南”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手机短信群发系统等,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惠民政策、工作新动态,全力推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三是信息互通做到共享。发挥卫计融合的新优势,将公共卫生信息与基本医疗保障、计划生育信息平台等三网整合,打通各项数据链接通道,实现资源整合、数据互通、信息共享,为基本公共卫生开展提供信息支撑和数据支持。四是整合资源做强网底。发挥县疾控中心、妇计中心、卫生监督所、心理康复医院等县级公共卫生机构的优势,成立公共卫生技术指导团队,通过下乡进村以会代训、集中培训、分片轮训、项目专训、重点帮训等形式,将全县1060名村级计生主任、计生查访员转型为妇幼保健员、公卫联络员,打造成一支县乡村三位一体,乡村医生和计生主任、妇幼保健员为主体的公共卫生队伍,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水平。
三、强化学习培训,实行绩效考核,激发工作积极性。实行公共卫生工作例会制度,每月26日为全县公共卫生工作例会日,总结本月公共卫生工作,点评各卫生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发言和表态发言,部署下月工作,以会代训,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完善多层面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实行“双督双考一分类三挂钩”激励约束机制,即:既督导考核县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县直单位,又考核乡镇卫生院;一是考核成绩与资金拨付挂钩,设立一、二、三等奖,奖金直接兑现给公共卫生工作相关责任人,根据年终考核成绩,拨付公共卫生资金。二是考核成绩与评先树优、个人年度考评挂钩。三是考核成绩与绩效工资挂钩。每次考核成绩位列后两名的,降低公共卫生工作相关责任人绩效工资额的10%。每季度组织公卫、财务、疾控、妇幼、监督、精神卫生等专业人员开展绩效考核,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即时落实项目补助资金。实行一月一调度,两月一督导,季度一考核,通过督、考、奖、惩多措并举,既看重结果,还考察过程,既考核单位成绩,又关联个人效益,撬动基层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四、创新服务举措,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创新“健康小屋”,服务“健康扶贫”。对全县51880名贫困人口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工作要求,及时完成贫困人口健康查体工作和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工作,为每一位贫困人口建立真实、规范的健康档案。在村卫生室设立“健康小屋”,免费为农村居民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血糖、血压、腰围等,配置常用的简便的测量设备,如身高仪、体重仪、血压仪、血糖监测仪等,设置理疗室,为群众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开展“赶大集、送健康”活动,将公共卫生项目宣传与义诊融为一体,在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服务方式和相关政策的同时,免费为群众查体,测量血压、血糖,发放控油壶、控盐勺等,得到群众好评。推进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拓展签约服务内容,使每一户居民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做到基本公卫和基本医疗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