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党建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组织保障,是夯实基层基础的根本保证,是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总结提炼闵行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近年来,五华区积极构建“1+5”城市党建体系,促进城市内各类型组织的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推动城市党建融合发展。
落实责任,构建“分级负责、分层辐射”的领导核心轴。构建区委—区属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区域)联合党组织上下联动、纵向到底的城市党建分级负责机制,构成领导核心轴。既通过政治领导、规则制定、利益协调、资源整合和思想引导,实现各级党组织在本层级的领导核心功能,又通过层级管理实现需求与民意自下而上传递,以及资源与力量自上而下汇集,保证整个城市党建工作体系的有效运转。
全员覆盖,开创“行业统筹、区域兜底”的新型组织格局。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形成“1+N+1”模式,有效凝聚各类组织、群体和资源,目前共建立3个街道“大工委”、26个社区“大党委”。以区域的视角对城市基层党建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变单个建立、点状推进为块状规划、成片推进,拓展“兼合式”“心片式”党组织组建模式,聚焦城市街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互联网络等新兴领域,将党群服务与商业融资、劳资协调、行政审批、资讯互通等事务整合打捆、有机融合,扩大组织覆盖面。
发挥作用,开创“全员纳入、整体提升”的党员管理格局。制定《党员定期登记工作细则》,每年对党员进行评议,采取给予登记、暂缓登记、不予登记的措施,打破传统组织界限,对全域党员分层次、分类别、全覆盖实行积分管理,细化每类党员的积分项目,打破党员身份“终身制”,激发党员队伍自觉主动发挥作用的活力。采取“专题辅导+集体讨论+个人自学+现场体验+案例教学+正反教育”的方式,开展党员“无差别”教育,促进队伍“整体式”提升。
搭建平台,开创“事务共商、和谐共创”的协调议事格局。从维护共同利益、解决共同需求、增进价值认同方面入手,组建“五华百姓讲师团”找准与群众心声的共鸣点开展宣讲,有效增进城市基层党建的社会感召力和组织凝聚力。健全区域事务会商和双向协作机制,把隶属于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联系松散的单位组织联结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目前共签订协调议事《共建协议》221份,全区62个部门与82个社区、117个居民小组结成包保对子,搭建起上下互通、结对共建的纽带。
品质服务,开创“精细规范、集约高效”的为民服务格局。将辖区划分成392个网格,推行“一格三员”模式配备督导员、协调员、信息员,每格定人、每人定岗、每岗定责,组织动员驻区单位力量开展订单式、项目化服务,引导党员“高调”亮身份、“俯身”搞服务,健全完善四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依托 “为民服务十条线”,全面推行“10+X”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格局。
深度融合,开创“多元互动、创新驱动”的社会治理格局。制定46项社区干部“小微权力清单”,规范社区权责运行体系,赋予城市基层党组织相应职权和资源;制定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机制,为社区减负奠定制度基础;实施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四社”联动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大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扶贫助残、创卫创城等工作;打造以“五华先锋”党建微信平台为龙头的手机app集群,抢占“指尖上的党建阵地”,提升城市党建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