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3D传感技术 消费及汽车电子领域的下一匹黑马

从苹果(Apple)的iPhone 8可能搭载3D传感镜头消息传出后,3D传感镜头就成为电子业关注热点。外资预估手机3D传感模组今年出货量可望达到5,000万颗,到2020年更将达到10亿颗规模,引起供应链的高度关注。

3D传感器镜头的模组由雷射或LED光源、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芯片组成。总计3D传感技术的总体市场规模上看百亿美元,但是否能真的用在iPhone 8上仍有变数。外传苹果新的iPhone 8将采用3D传感镜头做面部辨识,或放在主镜头旁作为扩增实境(AR)的辅助设备来强化新手机的摄像头性能。

iPhone即将采用3D传感技术的消息加快了其他手机厂商的开发脚步,包括三星(Samsung)、华为都开始开发用在安卓(Android)手机上的3D传感技术。同时不只手机,个人电脑和汽车电子产品也将因为搭载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面部辨识、虹膜扫描、夜用监控等功能而开始采用3D传感技术,在未来几年内推动该技术在各领域的渗透率提升。

但是3D传感技术的开发并非一帆风顺。据传目前3D传感元件初步制造仍有问题,小批量生产的时间点从今年5月推迟至6月,但在iPhone 8的应用计划则没有改变。

智能手机是3D传感镜头的首个大批量应用,市场预估自2018下半年起所有iPhone都可能采用面部辨识技术,同时预测2018下半年起iPhone后镜头都将采用支持AR的3D传感模组,加上安卓手机的导入,3D传感技术自明年起可望在智能手机领域获得大量采用,成为双镜头之后最受瞩目的技术趋势。

接下来在汽车电子和个人电脑应用中,3D传感技术也相当被看好。虹膜辨识和面部识别导入一般计算和消费市场的脚步正在加快,而汽车对各种生物识别的接受度也非常高,预计在产能及良率稳定后,3D感测技术的渗透率将在未来几年高速提升。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