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下旬,本报曾报道舟山市普陀区白沙岛渔民在海面上捞到近万公斤小黄鱼的消息。时隔半月左右,舟山再传嵊泗渔民单船创高产的喜讯:嵊泗县黄龙乡渔民李军的渔船出海10天,产值达到了60万元。渔业专家指出,这类现象的出现,是浙江渔场振兴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结果。
近日,笔者连线了几位船老大。据嵊泗县枸杞乡的渔老大周明山介绍,这一水域有了梅童鱼撑市面,单船产值普遍在20万元左右,好的有三四十万元。梅童鱼不但产量高,销售也不错,一公斤能卖到19~21元。
嵊泗黄龙乡李军的渔船出海10天,在1592海区一带,捕到5000箱鱼货,其中梅童鱼就有4500箱,约9万公斤,平均一网就有40箱的鱼货,加上小黄鱼、鮟鱇鱼等,产值达到了60万元。
大批鱼类为何屡屡撞网?笔者为此采访了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机构的专家,有专家告诉记者,据他们掌握的情况,其实在2008~2013年间,嵊泗也有渔船捕到过小黄鱼大网头,只不过有的没有传播开来。
“去年开展的伏休专项整治行动和幼鱼保护专项行动,对渔业资源恢复作用明显。”省海研所专家认为,无论是渔场“一打三整治”行动,还是海洋渔业限额捕捞试点,凸显浙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已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周边省份也要积极联动,因为鱼群、海潮是流动的,渔船也是移动的,只有沿海渔业省份协同整治渔场,东海渔业资源全面恢复才能指日可期。专家还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说浙江开了个三甲医院等待“鱼儿孕妇”,结果半路上被其他省份的渔船网具拦截了,“孕妇”进不来,再好的“房间设施”也要打折扣。
“以前渔汛时间界限很清,2月份捕小黄鱼,4月份捕大黄鱼,下半年捕带鱼。”普陀渔民邱安全说,渔业资源变化因素多种,而港口滩涂鱼儿产卵环境、海水水质、捕捞船只马力是主因。他打比方说,正像农民在冷水滩种不出好水稻一样,鱼类生长也需要有好的环境。林上军 杨淑媛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