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资讯 > 智慧创新 > 文章详情页

新药创制:3年后迎来“期末考”

“中国老百姓为什么看病贵,原因就在于我国95%的专利药、95%的医疗设备被国外公司垄断。”

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这一格局正在逐渐被打破。截至“十二五”末,累计90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其中包括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西达本胺、阿帕替尼等24个1类新药,是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前总和的5倍。

“十三五”期间,专项将继续围绕“出新药”“保安全”的战略需求,进一步提升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平台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保证用药安全和我国创新药进入国际第一梯队作出重要贡献。

2月18日,由齐鲁制药历时6年成功研制的吉非替尼(伊瑞可)正式上市。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特效药物,其上市打破了国外医药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垄断格局,将大幅减轻患者的医药经济负担。

“中国老百姓为什么看病贵,原因就在于我国95%的专利药、95%的医疗设备被国外公司垄断。”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坦言。如今,这一格局正在逐渐被打破,这其中,“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期为2008年至2020年)功不可没,正是其支撑、引领着中国新药从“仿制”到“创制”,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

中国人的吃药问题必须由中国制药解决

“截至‘十二五’末,累计90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其中包括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西达本胺、阿帕替尼等24个1类新药,是专项实施前总和的5倍。”

“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说。

重大专项实施以来,我国新药研发成果显著;未来,新药研发将继续围绕满足重要需求、解决重点问题展开。正如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裁宁志强所说:“试图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是新药研发的恒久指向和驱动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

“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疾病谱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所面临的最重大的威胁,已从烈性传染病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等慢性、复杂性疾病)上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针对这一状况,迫切需要针对我国人群高发的慢性、复杂性疾病创制疗效优良的新药。从满足临床需求的角度看,无论是化学小分子药物,还是生物技术药物,或者是中药、天然药物,安全、有效、经济是评价其价值的唯一标准。”陈凯先说。目前,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迅速、势头强劲,已成为新的增长点,占医药市场份额的比重不断提升。但化学药仍是医药市场的主体,在全球药物市场占据约80%的份额,在我国医药市场所占比例也高达50%(中药约32%,生物药约18%)。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连山也表示,新药研发重点侧重于临床未满足需求的治疗领域:恶性肿瘤、神经退质性疾病,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仍然是今后十年国内外医药企业的研发重点。

“中国人口基数大,并且具有与欧美国家不同的疾病谱。在国内,还存在患者买不起药或者买不到药的现象。14亿中国人的吃药问题必须由中国制药自己来解决,自主创新是解决药品可及性和可承受性的唯一途径。通过不断创制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合理的优质新药,改善国民健康,满足国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是新药研发的根本目的。”张连山说。

抗体药成全球药物研发新热点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革命,各类生物大分子药物特别是抗体类药物的研发,已经成为全球新药研发的热点,而新型抗体药物如抗体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纳米抗体、肿瘤免疫疗法等已经成为抗体药物研发的新趋势。”张连山说。

张连山解释,单抗药物具有靶向性强、特异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在抗肿瘤、自身免疫、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治疗领域有着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医疗健康领域行业及市场调研公司Evaluate Pharma数据显示,目前抗体药物占整个生物技术药物市场份额40%左右,并且市场份额还在继续增长,预计到2022年全球抗体药物的销售额将达到1708亿美元,在生物技术药中的比例将上升至52%。2016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共批准了22个新分子实体:化学小分子药物,7个为新生物制品。这个数字为2008年来新低,但数字背后是小分子新药锐减,生物制品则热度不减。

陈凯先认为,相比化学小分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单价较高,其销售额引人注目。2014年全球销售额前50位的药物中,生物技术药就有22个,共创造了1058.24亿美元的市场价值,销售额占比49.05%,已占据半壁江山;而在销售额前10位的药物中,生物技术药物更高达7个,销售额占比71.84%,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上述比重一方面反映了生物技术药物不断增长的势头和巨大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降低成本和价格也是生物技术药物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希望伴随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生产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以及生物类似药的大量开发,生物技术药物的价格也将不断降低。”陈凯先说。

肿瘤新药研发将获显著效果

“肿瘤免疫疗法已经逐步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星,它的出现使得肿瘤治疗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让患者看到治愈癌症、与瘤共存的希望。”张连山说。

张连山表示,对于肿瘤的免疫治疗,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免疫系统激活靶点及其组合治疗、细胞治疗(CAR-T等)、癌症疫苗等。有数据预测,到2022年,肿瘤药物市场价值前20名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占据5席,销售额将接近290亿美元。当然,一些其他形式的免疫疗法也带来了新的希望,包括免疫调节性的小分子、溶瘤病毒等。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和免疫系统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更多的组合方案实践可能产生更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

的确,宁志强也认为,从当前国内新药企业的产品管线布局、全球新药研发趋势上看,在重大疾病种类中,肿瘤新药的研发将获得显著成果,中国患者将从中显著获益,特别是在发病率高的几种肿瘤上,如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等,使肿瘤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成为一种慢性病的治疗管理方式。

“未来五到十年内发生这样非常令人欣慰的情况,主要得益于本世纪初以来,一些肿瘤的复杂发生发展机制得到阐明,机制针对性的新药在临床上获得试验确证,如肿瘤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其他新机制治疗药物,包括表观遗传调控药物。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可以联合应用,发挥它们之间的最大协调疗效作用。然而,肿瘤是异质性非常高的一类疾病,不同的肿瘤发生机制及对特定药物的治疗敏感性显著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预后走向。”宁志强说。

他举例说,肺癌中至少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分类,前者对一些靶向药物、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具有很好的治疗反应,疗效时间长,而后者则不敏感,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还是靠化疗,且疗效时间短。其他难治的肿瘤还有胰腺癌、肝癌等等。因此,针对这些显著的临床未满足需求,新药研发行业任重道远。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新药研发中,也是喜忧参半。如近些年针对丙型肝炎的新药研发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进展,已在国际上市的药物基本可达到对丙肝的治愈性效果,类似机制药物中国多个企业也在临床开发中,有的上市在望。然而,对于中国发病率更高、预后更不好的乙型肝炎,则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看不到临床治愈的前景。

“再就是针对糖尿病、神经退化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还缺乏重大新型作用机制药物的出现,这些都是中国新药企业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准过程中,应予以高度关注的领域。”宁志强说。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