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台湾金门航空站宣布,将有一位情感机器人Pepper,加入航站服务团队,担任航站导览员,迎接旅客。
“问题不在于智能机器能否拥有任何情感,而在于机器实现智能时怎么能够没有情感?”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说过。
人类情感很难量化,情感机器人则迎难而上。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量化成机器可理解、可表达的数据或数值,机器人的“情感”即由此而来。
人们确定能抵御得了来自“读心术”的诱惑么?当机器人具有了意识和情感,它就是“人”了吗?什么是“情感分析”?机器人如何学习“情感计算”?
情感机器人从何而来?
随着国内人工智能水平日益突飞猛进,阿里云研制的人工智能程序小Ai,去年已经可以预测《我是歌手》总冠军。
“阿尔法狗没有办法深入人的生活当中,因为平常人们用不到阿尔法狗的技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人工智能技术实际转化为人的生活可以享受得到的,可以时时帮助人们的产品。”前微软亚洲工程院副院长简仁贤说。
实际上,像人类一样拥有丰富情感的机器人,一经推出便受到热捧。日本软银公司开发的全球首款可以与人交流的情感机器人Pepper去年年初在网上开售,售价19.8万日元(约合1.1万元人民币),首批1000台一分钟内即告售罄。
20世纪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莎琳德·皮卡德提出了“情感计算”概念,先从生理学角度,检测人体的各种心理参数,如心跳、脉搏、脑电波等,据此计算人的情感状态;再从心理学角度,通过各种传感器接收并处理环境信息,并据此计算机器人所处的情感状态。目前的情感分析研究可归纳为:情感资源构建、情感元素抽取、情感分类及情感分析应用系统。
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机器里没有人体大脑中的杏仁核、海马和扣带回这样主司情绪功能的部件,因此注定了机器的情绪识别与人类截然不同,不可能要求计算机在识别的过程中发生真实的情绪体验。但是,机器有人类不具有的优势,比如飞快的运算速度,比如通过万物联网获得全方位数据。
和击败了李世乭的阿尔法狗不一样,会读情绪的机器学习算法依靠的是有监督的学习,处理的是回归和分类问题。“我们需要喂给机器很多很多组标注好的数据,告诉它当哪些单元变化,就说明某某有情绪,机器消化了这些组数据之后会吐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就可以套用到其他表情、声音或者姿势的变化中。”业内专家解释了“有监督”的意思。
拥有情感意味着什么?
给机器人赋予感情的意义不可小觑。对人类来说,有感情的机器人能够提供更温情和人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对机器人来说,感情很可能启蒙它们的自主意识。与前者相比,后者或许更值得人们注意。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提出了脸部情感的表达方法,即脸部运动编码系统FACS,通过不同编码和运动单元的组合,可以让机器人自动识别与合成复杂的表情变化,如幸福、愤怒、悲伤等表情,类似的还有动作分析模型和声学模型。
与人不同,机器人并不需要真的心理体验才能表现某种感情。以Pepper为例,这是世界首款具备感情并能作出回应的机器人。
软银CEO孙正义回忆,自己小时候看动画片《阿童木》时,就希望赋予机器人一颗有丰富情感的心灵,而Pepper的设计理念就是用来陪伴人类的。
与工业、服务业上已经普及的“机器人”不同,Pepper不擅长清洁打扫,不适合煮饭烧菜,也没有车间作业能力。不过,它配备了语音识别技术、呈现优美姿态的关节技术以及情绪识别技术,具备人类能理解的最直观的感官系统:声觉、触觉以及情感系统。可对人的表情、声调、喜悦、愤怒等进行识别,并且可根据人类情绪做出反应。
如今已有近200款情感应用在Pepper身上上线。比如,Pepper日记可以在家庭活动中拍照留念,还可以写日记,像智能影集一样储存家庭成员的回忆,能够猜测到人此时的心理状态,然后切入情景同你聊天和讲笑话。目前有超过一万个Pepper正在日本和欧洲的家庭为人们服务,美国正有意将之引进。
而香港Hanson Robotics公司开发的Han机器人不仅可以理解用户的情感,它还可以将情感反馈以模拟的面部表情展现出来。国内的Gowild公司也推出了可以提供生活助理和年轻人增强社交情感交流服务的“公子小白”机器人。这些工作实际上并不是从认知机理出发,而是通过外在的形式(词语、表情、肢体)判断人类情感。
情感是否会成为核心?
“智能机器人将会成为未来非常具有表现力的一个领域,特别是与日常生活起居的关系更加紧密,甚至‘人性化’。公子小白机器人小伙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智能机器人,而是作为成长中的小伙伴,暖心甚至有些‘逗逼’。” “公子小白”机器人的制造者、Gowild智能科技创始人邱楠说。
在情感分析应用上,情感分析和人工智能结合,将产生一系列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潜在商业价值,有望在医疗、公共服务、研究和智能家庭等方面大有作为。在聊天机器人中识别用户情感,给予情感抚慰。更进一步,未来情感分析应用于对文章及诗词的鉴赏,自动生成自己的观点、立场及情绪,表达机器自身的情感,从而向强人工智能迈进。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门技术,没有研发的停止期,它是不断的模拟大脑行为和思考的一个演进,伴随着人的进化而前进的,这才是人工智能的本质。”简仁贤认为。
若如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所说,人工智能是未来20年重要的技术,专家推测,情感交互正逐渐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
相关链接
机器人懂得人类情感三部曲
专家解释,机器人懂得人类情感可分为3步:识别、理解、反馈。
识别包括识别人类的表情、声音。这里包括对语境的判断和自然语言处理。分为表情识别和语气识别。表情的识别大致上可分为几种常见模式:高兴、愉快、兴奋、愤怒……其中每种模式均可向另外的各种模式转换,但转换的概率是不同的。语气识别也可分为几种常见模式,但语气的识别要难很多,不仅仅只是从自然语言处理的角度去分析语义,更应让机器人真正听懂。
理解包括机器人对人类行为的综合分析,并准确判断出人类的情感状态。从技术角度理解就是收集海量的人类心理上的文字描述样本,随着收集的文字信息越来越多,机器人的识别准确率就会越来越高。
理解了人类的心思后,接下来就要做出响应。在这方面,日本的仿人形机器人走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