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资讯 > 科学百科 > 文章详情页

“我患了糖尿病,为啥给我开降压药?”

两类降压药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至少可以延缓肾脏病变5年

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梁馨苓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卢奕云教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约1/3患者的微量蛋白尿可以有效控制,而这个控制的有效法宝竟然是两类“降压药”,它至少可以延缓肾脏病变5年。很难理解吧?治糖尿病要用降压药?是的,没错!来,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儿童也会患糖尿病肾病

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逐渐上升,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增加。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总发病率为10.8%,平均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肾不太好的,而且,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梁馨苓教授介绍,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3会有肾脏病变,不加以控制,最终会发展为肾衰竭。早期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异常后,进展至尿毒症的速度大约为其他肾病的14倍!

令人忧伤的是,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竟然已有一些儿童患者。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卢奕云教授介绍,临床上她碰到的患者最小的只有12岁。

儿童糖尿病肾病患者越来越多,那么家长如何在患病初期就发现它并及时治疗呢?

卢奕云介绍,儿童糖尿病肾病多为I型糖尿病肾病,发病时胰岛β细胞损伤已较严重。一般,儿童糖尿病肾病的症状都比较典型,几乎100%的患儿都会出现多饮、多尿,并会出现夜尿增多和夜间口渴爱饮水的现象。多食也是患儿较为普遍的症状,饭量增加的程度可以不等,有的较之前稍有增加,有的孩子的饭量甚至会成倍地增加。但也有的患儿可以缺乏多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消瘦和乏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征兆,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普通尿常规不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发生糖尿病肾病,是每个糖友都不想碰到的事,但事实上,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阻止它的发生,只能是尽早发现,尽早进行干预。

那么,如何才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呢?

这就需要定期地进行肾脏指标检查。梁馨苓提醒说,若检测尿微量蛋白,常可有所发现。

“需要强调的是,尿中的蛋白不同于一般的蛋白尿,普通的尿常规检查是查不出来的,需测微量蛋白。如果尿常规能检出蛋白,此时多已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了。”梁馨苓解释说,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第一期或第二期时常缺乏明显的症状和诊断措施,患者尿中蛋白可为间歇性,常于劳累和病情控制不佳时出现,以后才逐渐演变为持续性蛋白尿。因此,微量白蛋白尿的测定才是最能在早期发现和进一步明确诊断发病的重要的线索。

糖尿病肾病一旦形成,治疗起来非常困难。因此,要积极、早期预防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将尿微量蛋白测定作为常规检查的项目,每1~3个月检测一次,即使尿微量蛋白阴性也应积极预防,以赢得若干年早期诊治的时间。

两类降压药治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最近医生开了一种药‘氯沙坦坎地沙坦’让我回家服。但我看了药品说明书后发现,这个药是治高血压的,并没有写着可以治疗糖尿病,医生是不是开错药了?”

梁馨苓介绍,临床中,她经常会碰到患者这样问,“可以肯定地说,医生开的药完全正确。”她介绍说,氯沙坦坎地沙坦确实是治疗高血压的,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类降压药。但同时,该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也有效,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很明确。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6版)》(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这两类药物疗效确切,是《指南》推荐药物。研究显示,这两类药物可以充分降低尿蛋白,不仅对糖尿病肾病,还对慢性肾病患者都有明确的心、肾保护作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及时使用,至少可以延缓肾脏病变5年。但由于种种因素,这些药品的说明书没有及时改正过来,适应症里还写着“降压”,也没有增加“降糖”疗效,因此,很多患者表示不能理解。“这时就要听专科医生的了。这些药即使没有高血压也可以吃,血压正常患者在滴定剂量后不会过低降低血压,安全性已经过临床验证。”

梁馨苓提醒说,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部分患者的微量蛋白尿可以有效控制,甚至可以逆转,所以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否则一旦出现明显的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则很难逆转预后。

特别提醒

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能是“老糖友”

45岁的林女士,父母都是糖友,因此她一直非常关注自己的血糖,每年单位体检,她从不缺席。去年11月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她的空腹血糖结果是5.6mmol/L,还没有到达临界值,林女士的心放了下来。

然而,今年2月,林女士开始出现多饮、多尿症状,体重下降了10斤。她赶紧去医院检查,发现空腹血糖依然正常,而餐后两小时血糖却高达17.8。医生表示,林女士患糖尿病至少有两年了。林女士表示非常不解,为什么我空腹血糖一直正常却患了糖尿病呢?

梁馨苓特别提醒说,空腹血糖正常未必就能排除糖尿病,临床上,不少的糖尿病患者因此被漏诊。

她详细解释说,空腹血糖只是糖尿病诊断中的一项指标,只能作为初筛,“在我国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比例不到20%,大部分糖尿病人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医生还会询问病人是否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如果属于高危人群,会建议进行餐后血糖检测,一旦发现餐后血糖也异常,则需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胰岛功能测定、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等检查,来诊断患者是否已经患上了糖尿病。“因此,提醒广大糖尿病高危人群,切莫以为自己空腹血糖正常就大意。”

广州日报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