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深圳供港蔬菜在“赴港”前都要经过一台小小仪器的农药残留抽查,检测合格后才具备赴港资格。而这套保证供港蔬菜安全的系统来自杭州。
2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杭州中国·萧山科技城传化国际科技园的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一整墙的专利授权书前,霆科公司总裁叶嘉明博士指着其中一张发明专利证书《一种基于微流控的酶抑制反应平台及分析方法》告诉记者,深圳出入境食品检测检疫局所使用的微流控便携式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就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及霆科公司团队基于这项专利技术研发生产的,是全球首台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农残速测仪。
据叶嘉明介绍,过去供港蔬菜检测要到专门的检测室,费时费力。微流控便携式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采用了便携式分析仪+一次性微流控芯片的组合形式,投入使用后可对水果、蔬菜、水质、土壤等样品中农药残留开展现场、快速、准确的分析测定,满足了大批量样品筛查的需求。
“这张名片大小的芯片可以一次性检测12种食品样品,耗时仅需10分钟就可获得蔬菜农药残留等多种指标结果。”通过叶嘉明的演示记者看到,只需将蔬菜、水果的提取液滴入芯片中,便可通过芯片内的预存试剂,实现“一键搞定”的全自动检测,农药残留数据通过显示屏一看便知。
为了更科学、更高效地针对食品安全检测结果进行监测、风险评估和管理,霆科公司将微流控芯片农残快速检测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检测数据出来后,可以通过公示屏、农产品安全物联网监管平台及手机App供监管部门和消费者进行查询和监管,最大程度防止数据造假,便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随时随地”掌握食品安全状况。
叶嘉明假设了这样一个场景:市场监管局的监管者仅需登录电脑网站或手机App系统,即可对整个监管区域内包括每一个农贸市场、每一个超市或食堂的农残检测情况了如指掌,随时随地进行监管。
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参与到食品安全检测的队伍中来是叶嘉明一直所坚持的。目前,霆科公司还研发生产了一款重量约为0.5公斤、手掌大的“家用级”微流控芯片农残速测产品——“农残盒子”,让市民在家也能快速检测农残。“蔬菜有没有农药残留,往往需要到实验室里使用专业仪器检测,但使用我们这套设备以后市民在家就能方便地检测农残”。
创建于2014年1月的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被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选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杭州市“青蓝计划”企业,该公司的“基于纸基微流控芯片的食品添加剂快检测系统研发”项目还入选了浙江省科技厅2016年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叶嘉明向记者透露,公司已于近日完成了2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领投方为珠海启迪融创基金。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新产品研发和拓展市场,使微流控芯片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获得更为广阔的应用。本报记者陈路漫通讯员杨筱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