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资讯 > 科学百科 > 文章详情页

餐后1小时血糖可预测糖尿病

韩国亚洲大学医学院近日研究发现,餐后1小时血糖值或许可以预测糖耐量正常成年人今后的糖尿病风险。

研究人员对韩国基因组与流行病学研究中5700余例糖耐量正常的成年人(平均年龄51岁)数据进行了长达12年的调查分析,每两年对参与者进行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及细胞功能。随访期间,10%的参与者在平均6.8年内患上了2型糖尿病。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和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校正后,研究人员发现,与糖耐量正常且餐后1小时血糖浓度较低(小于8毫摩尔/升)的参与者相比,糖耐量正常但餐后1小时血糖浓度较高的参与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甘油三酯浓度更高;餐后1小时血糖浓度至少为8毫摩尔/升的参与者,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比餐后1小时血糖较低者高2.8倍。

研究认为,在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正常的情况下,餐后1小时血糖浓度是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如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将8毫摩尔/升作为餐后1小时血糖的临界值,有助进一步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

生命时报靳玉玲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