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资讯 > 智慧创新 > 文章详情页

24小时,厨房垃圾变身有机肥 新昌企业研发适合农村的有机垃圾分类处理设备

2016年12月24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乐清市淡溪镇梅溪村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做法。节目中,村民们分类投放的厨房垃圾经过一台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就变成了有机肥。这台神奇的机器就是位于新昌县镜岭镇的浙江宏涛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

“乐清市梅溪村安装的就是这台HT-SH-020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宏涛机械总经理吕宏伟指着公司宣传册中的图片告诉记者,这台设备日处理垃圾2吨,日耗电量为80~100度,有机肥量为250~400公斤,可满足1600~2500人的日常生活需要。

“我们的产品是根据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来设计的,符合农村市场需求。”吕宏伟说,梅溪村因为靠近海边,村里贝壳类的垃圾比较多,这类垃圾如果粉碎这一步没有做好,后期处理比较困难,而宏涛机械的设备恰恰能满足梅溪村的这个需要,从2016年11月份使用至今效果不错。

据介绍,在生产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之前,宏涛机械是一家从事压力容器及配套装置研发与制造的企业。

“在传统产业遭遇发展瓶颈的时候,我们积极依靠科技进行产品的转型升级。”吕宏伟说,2014年开始,宏涛机械开始寻求企业转型升级路子,研发有机垃圾分类处理设备。“浙江省推出垃圾减量化试点,经过市场调研分析,认为有机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市场潜力巨大。”隔行如隔山,尽管宏涛机械在机械行业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但在有机垃圾处理设备的研发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不少难题,于是公司开始借助外力,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进行技术合作。2015年8月,公司第一台有机垃圾处理设备终于正式下线。如今,宏涛机械生产的这台有机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有5个型号,拥有20多项专利。

“接下去,我们还将推出厨房垃圾减量设备,这个是针对餐饮行业生产的。”吕宏伟说,目前,这台设备已经下线,不久将正式进入市场。

厨房垃圾是如何变成了有机肥的?原来就是先将进入设备的垃圾进行粉碎,再经过24小时PE高温好氧发酵,烘干处理后就变成了有机肥料。

技术人员介绍,这个过程中,粉碎垃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如果垃圾没有粉碎均匀,发酵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本报记者 孙常云 通讯员 梁锋 俞颖颖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