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90后男孩,在改造了40多台3D打印机后,成功打印出超过5300个3D打印部件,并用这些部件成功组装完成“3D打印未来城市”项目,创下了“最大3D打印结构”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杭州经济开发区的杭州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找到了这位学生创客钟乔恒。
钟乔恒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研一学生。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办公桌前,对3D打印机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调试。这些机器没有靓丽的外壳,而是由金属、塑料、木板组装而成。“让每个人都拥有高精度台式三维打印机”是钟乔恒的梦想,而这些简易的机器便是他实现梦想的桥梁。
“出于对3D打印机的兴趣,以及降低成本、改进功能的愿望,就萌发了自己动手制作一台的念头。”2016年暑假,钟乔恒作为技术主管加入该项目的承办企业,负责完成“3D打印未来城市”项目,并在一个月里,成功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
“3D打印未来城市”项目连接方式为卡槽契合,由5370个3D打印部件组成。钟乔恒说,由于模块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尺寸和型号,宽度窄但高度高,因此需要改造大量的3D打印机进行打印,以最优化的手段打印客户需要的模型,打印出定制零部件。该建筑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应用FDM技术和使用PLA材料完成的建筑模型,最长达10.658米,最宽10.324米,最高3.4米,约占地100平方米,总重量超过了1.82吨。
在成功实践后,钟乔恒开始研发属于自己的3D打印机。在对市面上大量的打印机进行“解剖”,并与自己的改进进行比较后,便有了如今这款名为Michaelprinter的桌面级教育系列3D打印机。
在另一张桌子上,摆着各种由这款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模型。可爱的大白、华丽宏伟的城堡、婀娜多姿的断臂维纳斯……一个个看起来都十分逼真。钟乔恒介绍,与传统的3D打印机相比,该款打印机使用了全新的机械结构,使得精度和速度得到了很大提高。该设备共采用四条线轨,z轴采用丝杆传动,x轴y轴采用高精度直线导轨,精度达到了0.2毫米,可在几十分钟内打印出你想要的零部件,若通过手工制作,花费的时间可就不只是几个小时了。
此外,传统的3D打印机往往会出现堵头、吐丝不畅等情况,而钟乔恒的这款打印机采用全新的散热结构,使得出错概率大大降低。如果出现问题,用户可自行通过更换模块化的喷头重新使用,操作简单方便。
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渐成熟,高等院校、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开始设立3D打印课程及专业。钟乔恒表示,目前研发的产品先立足教育行业,满足教育行业的需求,今后将逐步扩展到3D打印认知度与消费级3D打印机方向。
本报记者 陈路漫 金乐平 通讯员 葛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