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资讯 > 科学百科 > 文章详情页

预防猝死十项措施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与美国心脏协会联合公布了10项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有效措施,并发表在了《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循环:心血管质量与结果》两部杂志上。

“心脏性猝死”是由于心脏舒张-收缩活动突然停止而导致的意外死亡,也就是心脏骤停。在美国,心脏性猝死是国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病人幸存下来,病情也会对其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不仅增加了大量的医疗费用,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杜克大学医学教授阿尔-哈蒂布表示,这10个方法是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的首套综合性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和预后。这10项措施包括:

1.对曾经发生过心脏骤停、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存在此类风险的患者,建议戒烟;

2.筛查心脏性猝死家族病史;

3.对有明显心肌病及心脏性猝死家族病史者,筛查“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

4.对心脏病入院患者的家属进行心肺复苏术及自动体外除颤器相关教育;

5.射血分数降低且预期寿命超过1年的心衰患者,给其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6.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需接受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

7.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脏病发作患者需接受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

8.应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进行二级预防前,需明确患者不存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情况;

9.建议合适的患者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10.建议遗传性疾病相关心脏骤停幸存者的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进行遗传病筛查。

生命时报程斌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