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农业 > 要闻聚焦 > 文章详情页

寒潮来临时大棚浇水有讲究

冬季浇水讲究很多,尤其是寒潮来临后,浇水会降低土壤温度,增加棚内湿度,不浇水又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

蔬菜补充水分,大部分是通过浇水进行的,浇水时要讲究“四看”,即看天、看地、看长势、看地温。

“四看浇水”就是根据天气状况、土壤干湿状况、蔬菜生长情况及地温的高低情况进行浇水,避免浇水不当或一次性浇水过大造成伤根。

当前浇水,应关注地温和棚内湿度。深冬季节,大棚内地温多在15~20℃,如果浇水过量或是浇水时机不对,就会使地温迅速下降,造成根系受伤,危及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因此,低温季节浇水最好的上午见光后进行,此时地温能与井水温度保持一致。

浇水后闭棚提高棚温。浇水多在晴天进行,浇水后保持通风口关闭,待棚内温度升高至28~30℃时,开小风口放风半小时,然后关闭通风口,保持棚温一直在28~30℃,半小时后再开小风口通风,如此反复进行多次,持续至下午2:30左右,当棚内温度降低至23~25℃,关闭通风口。

当棚温降至20℃时,再开小风口通风15分钟左右,然后关闭风口,下放保温被进行保温。

闭棚升温后还应加强通风,加速棚内湿气散失。浇水后1~2天内要适当增加通风时间,避免棚内湿度过大,排不出来,待夜间温度降低时,就会在植株叶片及果实表面结露,增加了侵染性病害及皴皮、裂果等的发生。浇水后通过闭棚升高地温后,就应进行放风,通过渐次放风的办法,逐步增加放风量,排出棚内湿气。

(刘伟)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