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农业 > 要闻聚焦 > 文章详情页

如何防治葫芦蔓枯病

葫芦蔓枯病是真菌性病害,葫芦的叶、茎、蔓均可染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叶上发病,初为不整齐褪绿斑,沿叶脉发展,后变为淡黄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心变浅,上生无数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蔓及叶柄上的病斑为长梭形,可互相愈合成片,致使叶柄分杈处变细,很易折断,病斑上布满小黑点状子实体。在葫芦果实生长中期,正是要制作各种模型时发病最重,尤其是果实的膨大部或蒂部易积水处发病重,病斑大,上面布满成轮纹状小黑点,影响造型。

防治方法:

1.病初期用50%复方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喷雾加灌根,或用70%代森锰锌700倍液轮换喷雾。

2.铲除杂草和防治蚜虫。可用灭钉毙(21%增效氰、马乳油)6000倍液,或40%氰戊菊脂6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等药剂喷雾治蚜。(庞秋娟)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