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农业 > 要闻聚焦 > 文章详情页

细菌性病害发生重,这些工作要做好

整枝打叶是蔬菜生产中的一项常规措施,然而,很多菜农在整枝打叶过程中不注重细节,造成的伤口成为很多病害尤其是细菌性病害的传播途径,加剧了病害的发生。

在山东省寿光市台头镇一位菜农棚内,笔者发现番茄叶柄剪除后虽然用药剂进行了涂抹,但是由于只涂抹了剪口处,留下的一小段叶柄上又侵染了细菌性病害,有的长了灰霉。棚内有几株番茄茎秆表皮发黑,茎秆外面开始流水,剖开茎杆可见里面已经水烂,防治困难。而茎秆染病恰恰是病菌从打叶后留下的伤口侵染所致。

植株一旦发病,想彻底治愈难度很大,这就要求菜农在打叶前后从细节之处着手,避免病害发生,而不应亡羊补牢。

合理打叶

打叶应在浇水前3—5天的晴天上午进行,此时蔬菜体内的水分含量相对较低,疏叶后不易产生伤流,有利于伤口的愈合,避免伤口感染病菌的几率。打老叶时,要适当留一段叶柄,注意打叶技巧,减小伤口。

全棚喷药与药剂涂抹相结合

整个大棚打叶结束后,应立即喷施一遍药剂,防止病菌从伤口处侵染。可在疏叶后用百菌清、中生菌素等药剂进行喷雾。药剂涂抹具有用药集中,针对性强的特点,菜农在涂抹药剂时最好选择晴天气温较高时涂抹,若在清晨或傍晚涂抹药剂,病患部总是湿漉漉的,会影响防治效果。除时间上注意外,涂抹时不要只涂抹伤口处,最好用毛笔或刷子将伤口周围也一并涂抹上,这样不仅对整个伤口进行了全面防治,对周围的部分也起到了防治效果。涂抹药剂后会在伤口处形成较长时间的水膜,这为细菌的侵入提供了条件,因此,菜农最好在药剂中再添加细干土以达到吸湿的目的。(吴荣美)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