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农业 > 要闻聚焦 > 文章详情页

“土专家”刘丁富脱贫记

叶春瑞 张行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实习记者 张慧

“我可是乡亲们的‘土专家’啊,每年到了核桃、苹果修剪的时候,大家都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帮助修剪,现在,找我的农户越来越多……”说起脱贫致富门路,陕西省子洲县李孝河便民服务中心沙坪村村民刘丁富滔滔不绝。

刘丁富,现年59岁,在纳入贫困户前,家里子女都在上学,其父又患病卧床不起,为了照顾孩子和生病的父亲,他每年紧靠几亩庄稼地维持生计。

2016年,刘丁富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接踵而至:每年享受3000至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几年来共新栽植核桃30亩,苹果2亩,养驴两头;接受大学助学金2500元,成为集体“三变”股金分红对象,领到了收益分红800元……

这些帮扶措施,激发了刘丁富一心脱贫的志气和决心。刘丁富说,政府的帮扶干部隔三差五的到家里来,不仅给他带来最新的政策,还鼓励他到外面去参加培训学习。

“为了让刘丁富能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我们在充分尊重他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他的脱贫步伐,我们便民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产业服务队,服务于全便民服务中心的苹果、核桃产业的发展,给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帮扶干部李孝河便民服务人大主席王虎飞说。

“政府为了帮助我们学习核桃的修剪管理技术,多次派我们赴山西汾阳、延安等地参加学习培训。”刘丁富说,掌握技术后,我一边悉心照料着自己的核桃,一边还积极的帮助周边人修剪并传授技术。

“为了能够增加收入,我在我的30亩核桃树下又套种了远志等中药材。”刘丁富说。由于干活认真、细致,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村里也聘用他当护林员,每月工资800元。通过政府扶持和个人的积极努力,2018年,刘丁富荣获“乡道德模范”,2019年“乡产业能手”,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甩掉了“贫困帽”。

种远志4余亩可以收入40000元;护林员每年可以收入9600元;养驴2头、羊5只可以收入20000元;栽植核桃30亩……刘丁富边盘算收入边说:“天道酬勤,只要肯干实干,生活会越来越好。”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