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农业 > 要闻聚焦 > 文章详情页

杨凌:乘风破浪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实习记者 吴凡

2018年是杨凌示范区奋力拼搏,交出圆满答卷的一年。这一年,国务院下发支持杨凌的第三个《批复》,着力推动杨凌实现高质量发展,陕西省“两会”也对杨凌提出了“提质转型”的新要求。紧抓国务院《批复》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的新机遇,杨凌在履行国家使命和自身发展的使命中继续奋斗,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19年,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杨凌正以奋进的新姿态乘风破浪,不断为新一轮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贡献“杨凌力量”。

“杨凌科技”打造助农新模式

商洛是核桃种植的首选区域,但长期以来,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种不出高品质核桃。“以前核桃都是粗放式种植,根本赚不了钱。自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翟梅枝教授来以后,核桃已经发展成我们当地的支柱产业。”提起杨凌科技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帮助,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上河村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彩凤深有感触。

2006年,翟梅枝的到来为商洛核桃带来了“生机”。从商洛考察核桃种植,到推动核桃种植试验示范站的建立,翟梅枝将“杨凌科技”的种子带到商洛,帮助这里实现产业发展与村民脱贫致富,2017年商洛市核桃年产值已经达到28亿元。

据悉,目前杨凌面向全国18个省区建设示范推广基地318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3000余项,年示范推广面积9000多万亩,年推广效益160亿元以上,杨凌正带着自己的“独特基因”辐射到更广阔的地方。

融入“一带一路”助推杨凌快发展

水稻亩产量由200公斤到超过400公斤,有专业的企业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支持,“企业+农户”的水稻种植模式改善了群众生活质量……这一幕就发生在莫桑比克加扎省赛赛市。

莫桑比克加扎省的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规模水稻项目,也是中莫两国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为了使当地的农业发展更进一步,来自杨凌的农科专家带来了先进的适用技术和水稻种植模式,企业也与当地种植户签订协议,为他们提供农机、技术……凝结着“杨凌基因”的科技,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杨凌示范区已经与各国携手,建设了杨凌俄罗斯库尔斯克农业科技合作园等一批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区,同以色列、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300余项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