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农业 > 要闻聚焦 > 文章详情页

产业结构调整 农民增收致富

中国科学网 www.minimouse.com.cn    休闲农业大发展

中国科学网 www.minimouse.com.cn    稻龟养殖促增收

中国科学网 www.minimouse.com.cn    农产品深加工

中国科学网 www.minimouse.com.cn    玉米大丰收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鼓励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政策,安徽、河南、浙江等省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产业化集群,各类资本进入农业产业链的势头迅猛,中国农业产业链正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70年来,伴随着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农业科技在农产品生产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市场需求扩展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以粮为纲的发展阶段,适应几大粮食作物稳产增产的科技需求,各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设立、学科和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大多聚焦于这几大粮食作物来设置;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和项目也大都围绕几大粮食作物育种及技术攻关来设立,这些都大幅提升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育种和技术创新水平。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阶段,适应我国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消费不断增长和日益丰富的需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机构及时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方向,不断优化调整科技力量布局,大大充实和强化了果蔬、畜食、水产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方面的科技力量与科技成果供给。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阶段,适应单一、低端的传统产品结构向多元化、高值化、功能化转变的需求,适应国民饮食消费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转变的需求,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高值化精深加工、保鲜储运、营养强化、康养体闲、创意文化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加强,成果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1,2017年全国体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收入超过6200亿元,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增长。

同时,为生产更多高品质粮食,我国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中央财政连续3年投入奖励资金19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450多亿元参与实施,推动一批兴粮惠农项目落地。各地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一批发展起点高、创新能力强、产业融合好、经济社会效益优、辐射带动范围广的龙头示范企业,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切实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2018年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实现总产值3.1万亿元,粮食产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势头。

为增加中国饭碗的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我国还创新实践“大粮食观”,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多元农业形态、多样农业资源,保障了“米袋子”“菜篮子”产品的供给,更好地满足了居民健康消费需求。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